走访“永乐汇公益足球训练营”,感受到了这家青训营的规范,特别是教练员。这些教练员,过去都曾在华夏飞鹰、越野等北京知名的青训营带过孩子,他们知道不同年龄段、不同基础的孩子,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训练。
这些教练中,有一位洋面孔颇为显眼,他是来自西班牙的马克教练。马克讲得一口流利的汉语,据他介绍,他曾在巴塞罗那下属的一个卫星俱乐部担任过青训教练。欧洲和中国的青训有哪些不同,自然成了大家交流的话题。马克说:“像巴塞罗那这样的俱乐部,培养小球员一般从5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不过刚起步的时候主要是玩儿。7岁开始,小球员就要接受正规的技术训练。”记者问了问其他几位中方教练,中国的俱乐部是不是从这么小就开始相对专业的训练,他们都摇了摇头。现在确实有一些足球学校,中超的大部分俱乐部也有自己的梯队。不过很多足校收费高昂,有些家庭承担不起,俱乐部的梯队也大都是从15岁左右开始招收小球员,这样一来,其实就错过了很多优秀的苗子。国内像鲁能足校这样,由大俱乐部出资较为系统专业的青训营实在太少,很多中甲、中乙球队甚至连正经的U字头梯队都没有。
谈到巴萨,就必须要说说巴萨青训最优秀的“产品”梅西。梅西是阿根廷人,在他13岁的时候,就被巴萨挖到了拉玛西亚。巴萨为此给梅西原来所属的阿根廷球队一笔不菲的费用,并且出资帮助梅西治病,解决梅西家长在西班牙的生活工作问题。几位青训教练在谈及此处时,都说梅西这种情况在中国根本不可想象。首先大俱乐部看上一个孩子,未必会向培养这个孩子的小俱乐部支付费用——我用你的人,是给你面子。再有,中国的俱乐部也很难帮助一个身体发育有问题的孩子去渡过难关,况且根本不知道这个孩子未来能否成才。记者问马克,如果巴萨青训系统的小球员,不能进一队怎么办。马克说:“小球员在足球培训的同时,并不耽误学习,他们可以选择其他工作。更重要的是,西班牙的球队太多了,在巴萨踢不成,还有很多职业球队可以为他们提供出路。”
几位青训教练的共识是,中国足球不是没有人才,而是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机制过于混乱。过去有业余体校,现在业余体校这条腿被“砍断”了,人才如同断线项链的珍珠,散落在各个地方,如何把这些珍珠“串起来”,是中国足球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本报记者 段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