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街上看到上肢弯曲、腿僵直的半身不遂患者,这就是经典的偏瘫模式。这些患者基本上都是错过了最佳康复期,因此留下这样的后遗症。如果及时康复,他们的状况会比现在好许多。”记者近日来到北京宣武医院门诊康复厅体验康复师工作时,康复师刘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鼓励患者走出关键一步
当天上午11时许,在门诊康复厅,刘霖在给一位50岁左右的男患者做康复治疗,“您的腿往前伸,脚往上钩,再来一遍!”只见这位患者费了半天的劲,腿依然迈不动。刘霖鼓励他说:“别着急,您能行,必须行!”一遍又一遍,刘霖耐心地指导这位患者,并告诉患者家属,回家后要按哪几个刺激点,帮助患者做康复活动。
刘霖曾在美国芝加哥康复研究所进修1年多,对于康复这个问题,他认为,“作为一个康复师,我们的职责就是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概念,掌握正确康复方法,从而减少致残率。我们要告诉患者什么是早期康复,即在脑卒中发病的72小时之内介入康复治疗,让患者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脑神经系统疾病、脊髓型疾病、骨骼疾病都可以引起偏瘫,而神经是不可再生组织,神经一旦坏死,很难恢复到原来状态,早期介入康复就是要有效地、尽可能地减少疾病对神经组织的损害。”
刘霖说,其实防病胜于治疗,康复只是病后的“亡羊补牢”。刘霖告诉记者:“做康复师除了身体上的疲劳外,精神上更疲劳,脑力要付出很多,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要走一步、想三步。每天工作下来真的很疲倦,压力也很大。”
与此同时,在宣武医院三层的神内康复室,康复师朱琳正在为患者做康复运动,她告诉记者,这里的病人一般是从神内病房转来的,发病期从10多天到1个多月。现在每个康复师一天要为五六个患者做康复。比如,从肩部、肘部到前臂、腕关节再到手指,这一个系列就要做10分钟,一个患者要做到40分钟或者一个小时。当天上午朱琳指导的一个患者老贾,属于神经系统康复者,他卧床半年,躯干能力差,表现为左臂执行力差,“把书放到桌子上”这个动作他就很难完成。
像教小孩子一样教患者
记者了解到,除肢体康复外,还有不少患者要进行语言能力的康复。康复师要用失语症评价治疗系统来为患者做相关康复指导,其中一个环节是让患者看图认动物,只见康复师指着书上的骆驼,患者看后摇头,表示不认识,康复师说:“它是沙漠里的,能走好多路,身上还能储水。”康复师边说还边用口型来启发患者,此时,患者嘴里发出“骆”音,随后念出了“骆驼”两字。
还有位患者,在康复师的引领下讲“三毛流浪记”的故事,这个环节很像一个大人在教孩子说话;有的患者出现构音障碍,“爸、妈”的音能发出来,“趴、拉”的声音就是发不清楚。康复师也需要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患者念某一个字,直到念会为止。语言康复师一天工作后的感受是:“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了!回家后就想歇着了。”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引入康复这个理念,康复处在起步状态。到底什么是康复?刘霖用很专业的语言这样概述:“康复是指综合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从而重新走向生活,走向工作,走向社会。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简单地说,运动就是康复。各类因病致瘫、肢体功能丧失的患者,只有树立正确的康复理念,在康复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康复方法,才能减少因病致残。
□本报记者 黄葵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