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应将被救冷漠者送上道德法庭
劳动法被大面积“打白条” 呼唤法治精神觉醒
因学历而悔婚 你爱的是什么
骗子又出新招 令人防不胜防
740师生共用一厕源于关爱缺位
网店要讲诚信 好评不能靠刷
登陆方法
不能自拔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年10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将被救冷漠者送上道德法庭

 

为了营救3名落水遇险的男青年,64岁的冬泳队员陈忠贵和同伴一起跳入长江,并在救起一人后不顾劝阻,再次下水救人。最终,3名男青年全部获救,但陈忠贵却在返回时体力不支,不幸被漩涡卷下水底后失踪。被救起的3位男青年均系汉川人,不过20多岁。民警赶到现场后,冬泳队员们希望3人向警方作证,对方却准备直接离开。(10月28日《武汉晚报》)

我就奇了怪了,他们是爹生父母养的吗?换句话说,他们还是人吗?!路见不平路人都能拔刀相助,被救的当事人也就做个笔录,却如此冷漠。这是没脸见人吗?这是肇事了想逃离吗?

其实,对待被救不知谢恩的人,可以放他们一马,也可以起诉他们。毕竟,为救他们,可以算风格,也可以算精神肉体伤害成本,而救人的成本是需要结算的,比如医院救人需要被救方付费,上山找人被救者需要买单。过去没结算那是分对谁。

当然,对待不知趣者,人们慈悲为怀,也可以得饶人处且饶人。但是,对于其行为的谴责,则是必须的。我们不能容忍这样恶劣的举止荡漾开去,撕裂人们内心这道道德底线,濡染社会,荼毒心灵,让人变得无情无义,忘恩负义。

话说到这儿,我想已经有了结论,那就是,对于被救表情冷漠、行为消极或抵触的人,应至少将其送上道德法庭,令他们反思、惊惧,让世人警醒、戒惕。□韩睿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