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视连续剧《北平无战事》最近热播。很多观众看了《北平无战事》后表示:很多细节不明所以。《北平无战事》选择的是1948年这个大众并不太了解的历史时期,而且剧情时间跨度不足两个月,既没有交代历史背景,也没有刻意解释人物关系,连旁白都很少使用,导致要理解这部剧需要做一些历史知识的补课。
“7·5惨案”,学生抗议示威遭镇压
剧情:7·5惨案是《北平无战事》的剧情开端。警察和士兵试图抓捕教学楼的学生。燕大教授们静坐在教学楼前保护学生。士兵属华北剿总。华北剿总副司令陈继承下令镇压学生。
史实:1947年底,国民党在东北只剩下沈阳、长春、锦州等几个孤城。为了招揽学生,国民党宣称要在北平建立东北大学、临时中学,吸引众多学生流亡北平。 学生被安排在广化寺进驻,并供给日常口粮和少许公费。1948年7月4日,北平当局通过《救济来平学生办法》,决定停发东北流亡学生的公费,并企图将学生编入傅作义的军队。7月5日,东北大、中学生群集北平市参议会议长许惠东住宅,抗议市参议会通过《征召全部东北(流亡)学生当兵的议案》。时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的陈继承下令镇压, 9人被打死(官方承认3人),100余人受伤。
币制改革,国统区100元法币买不到一粒米
剧情:《北平无战事》开始时,作为国民党官方货币的法币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燕大副校长何其沧作为国民政府经济顾问,为政府制作币制改革参考方案。方案8月20日实行,其结果是,方孟敖路遇急匆匆去买粮食的崔夫人。崔夫人说,现在用金银外汇买东西都是违法的,再说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方孟敖无奈放弃了给崔夫人金条的想法。
史实:所谓“法币”,指的是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宣布的将银元国有化、停止以银元兑换银行券的措施,所有通货改成政府指定的纸币,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定通货。
1946年,为了筹集资金打“内战”,国民政府只得向中央银行借钱。中央银行没有钱,只好不断增发货币。这就导致法币发行量剧增,造成了恶性的通货膨胀。
另一原因是,当时法币印刷是英美技术,美国机器和纸张,很多在香港印刷。抗战时香港沦陷,机器被日军缴获,导致后来日本人印刷了大量假币进入市场。所以在内战开始以前,法币就已经开始严重膨胀。 法币100元在1948年一粒米都买不到。
反腐,蒋经国“打老虎”失败
剧情:《北平无战事》开场庭审,在一个电话中草草结束。这个电话来自于二号专线蒋经国。随后曾可达给蒋经国打电话,得到指示:成立五人小组去北平调查贪腐案。首当其冲的调查对象,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马汉山曾多次给扬子公司的孔总打电话。因为扬子公司的孔总欠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1万斤粮食。为囤积暴利,扬子公司拒绝给,是7·5惨案的导火索之一。币制改革开始,蒋经国在上海督战。蒋介石来北平面晤傅作义,并彻查北平分行金库,却在当晚被宋美龄叫去上海。不久,蒋经国给曾可达打电话说:我们失败了。这些皆涉及到蒋经国打老虎最后一战,查办孔祥熙之子孔令侃旗下的扬子公司,是蒋经国反贪腐打老虎行动的最关键战役。
史实:蒋经国是币制改革的支持者。他的“打虎”行动,其中有一个重要行动就是为币制改革扫清障碍。
8月20日,蒋经国以上海经济管制区副经济管制督导员的身份抵沪督战上海。蒋经国“不准囤积居奇”、“只打老虎,不拍苍蝇”。他微服私访小菜场,抄录当日的蔬菜鱼肉价格。他还成立了11个“人民服务站”,专门接受告密举报。8月21日的《大G报》刊出记者季崇威的新闻稿《豪门巨富纷纷收购金公债,隐名之人曾大批抛售股票》。此文一出,市场哗然。币制改革为国家核心机密,竟然有人抢先得悉倒卖获利。蒋经国用枪逼着交易所交出账目,查出19日抛售股票的两个大户,一个名叫李国兰,是财政部机要秘书陶启明之妻。上海黑社会老大、蒋介石多年好友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受陶启明案的牵连,也被蒋经国逮捕,后以金融投机罪交特刑庭公开审理,判刑8个月。打掉杜月笙儿子后,杜月笙表示,支持蒋经国打老虎,但有本事打扬子公司。蒋经国满口应承。
蒋经国彻查扬子公司,封存仓库。孔令侃立刻找到姨妈宋美龄。宋美龄与蒋经国谈判未果,就找到蒋介石。蒋介石无奈,说服蒋经国。随后查办扬子公司一事不了了之。蒋经国宣布辞职,打虎行动宣告失败。
新老派系之争,蒋经国暂别政治舞台
剧情:《北平无战事》的男主角方孟敖是国防部预备干部局的,曾可达也是预备干部局的。他们的局长就是蒋经国,是国民政府少壮派的领袖。剧中的梁经伦,以及徐铁英的秘书孙朝忠,隶属于铁血救国会成员。梁经纶的上级是曾可达。在《北平无战事》中,陈继承、徐铁英等人都多次提及,要跟这些人干一仗,就是指的蒋经国领导的少壮派和黄埔系元老派的夺权之争。北平反贪腐案的关键时刻,华北剿总副司令陈继承召开会议要问责方孟敖保徐铁英,结果会议还没开始,蒋介石一个电话,撤掉了陈继承的一切职务,这是蒋经国努力的结果。
史实:1944年,蒋介石成立“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委员会”,亲自担任主任委员,蒋经国是委员之一。1945年,蒋经国被任命为三民主义青年团组训处处长以及青年军编练总监部政治部主任。自此,蒋经国开始培植少壮派精英。1947年1月,青年军复员管理处改制为国防部预备干局,蒋经国任局长。从此,蒋经国有了自己的派系。
1948年4月,蒋介石对元老派系的控制越来越弱,蒋经国也得以坐大,并成立“铁血救国会”。这场派系之争一度是蒋经国占尽上风。但最终,随着打老虎的失败,蒋经国还是暂别了政治舞台。
摘自网易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