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出门、戴口罩、吃清肺食品……近段时间以来,京城持续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不少烦恼。雾霾的加剧也催生了“空气”经济,空气净化器、PM2.5口罩等销售直线飙升。面对铺天盖地的防霾宣传,上下千元的价格悬殊,消费者感到十分困惑,记者走访市场,为您一一揭示其中的“秘密”。
购买净化器
不听忽悠算面积
记者在家电卖场走访中发现,空气净化器种类根据净化面积的大小及性能,产品价格由低至高,大致可分为2000元以下、3000元左右、4000元以上三个档次。据北京苏宁生活电器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价格在2500元至3500元价格段的高端品牌最为畅销,因为这类产品不仅能净化空气,还兼具加湿、除尘、消毒等功能。在这里还要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时还要注意,别被商家的“宣传噱头”给忽悠了,市场所售的空气净化器产品品质良莠不齐,消费者难辨好坏,最好到正规的家电卖场购买。
一些商家在销售空气净化器中存在夸大净化效果、产品适用面积“虚高”的现象,为此,北京苏宁联合中国家电协会推出了选购标准公式:出风量÷米(住宅平均层高)÷(消费者实际家庭室内面积)>5(国际标准)。消费者可按照此公式进行计算,如果得到的数字高于5次,表明该产品能达到基本的净化效果,但这一结果还要参考住宅所处北京区位的空气质量,也要参考家庭室内空气质量(例如是否新装修等)。
如果使用不当,空气净化器也可能变成“污染源”。举例来说,每一台净化器都有若干层功能不同的滤网,有的过滤网不能水洗,如果脏了必须更换。如果使用者不注意按时清理,滤材吸附饱和之后会释放有害物质,变成“污染源”。
购买口罩
关键看“内涵”
“防雾霾”、“防PM2.5”……市场上各类口罩产品大都宣称具有防尘、防霾功能,对PM2.5有很好的过滤效果。走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最常见的口罩有两种:一种是用具有过滤性能的无纺材料制成的一次性口罩;另一种是可更换滤片式棉布口罩。
针对不同环境,应佩戴不同类型的口罩做防护。对于雾霾天气,当预报颗粒物浓度达到污染程度时,出行就要佩戴防雾霾的口罩。目前,防雾霾效果比较好的口罩是用具有过滤效果的无纺材料制作的一次性杯形口罩和一次性折叠口罩。注意这两种口罩均不可清洗、不可重复使用,当感觉口罩内有异味或呼吸有憋闷感时就要丢弃,更换新口罩。去往医院或有流感疫情发生时,建议佩戴合格的“医用防护口罩”进行有效防护。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人群或老年人不宜佩戴阻力较大的口罩,目前可选择带有呼气阀的口罩。
此外,还要提醒一些爱美的女孩,她们常常青睐于颜色艳丽、图案新奇、价格低廉的“花口罩”佩戴,记者在一家小商品市场看到,这些“花口罩”的包装十分简陋并没有标明任何产品材质的介绍,以及厂家厂址等信息。
医生提醒:而根据卫生部要求,药店和医院出售的民用和医用口罩是4、6、8、12层的纱布制作的,手感柔软、薄厚均匀,缝线松紧适度。如果是一次性口罩,还要求在产品包装上标明执行的卫生标准号,以及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或生产批号和限定使用日期。而这些花里胡哨的三无口罩为了节省成本,往往只有一两层纱布,有的甚至只是两层棉布,一些外表好看的“花口罩”直接与口鼻接触,极易导致皮肤过敏等疾患。
□本报记者 孙妍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