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1960年,我在门头沟广播站采访北京市农业劳动模范、羊倌王福佑的事迹时,和王福佑的领头羊拍摄的,距今已经55年了。
共产党员王福佑是斋堂公社白虎头大队的牧羊员, 我采访他时,已经是他放羊的第七个年头了。七年来,他爬大山,闯深谷,冒着风霜雨雪,精心照料羊群。经他放牧的羊群,繁殖很快,而且还膘壮腰圆。1960年底,社里就出售肉羊和仔母羊1700多只, 创造了一大笔财富。
王福佑真是爱羊如宝,人不离羊,心不离羊,日夜守护着羊群。他说:“羊是集体财产,社里把这担子交给我,宁可自己吃点苦,也不能让羊受损失。”
一个夏天的晌午,他赶着羊群从南山坡下来,突然从西边卷来团团乌云,雷电交加,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一溜一滑地把羊群赶回了羊棚。可是有两只调皮的羊羔,却跑上了山梁,这时雨越下越急,眼看着山洪就要暴发了,王福佑顶着倾盆大雨,费力地爬上了山梁,抱起了两只心爱的小羊羔,这时他感到混身透凉,可心里却是暖烘烘的。
队里交给王福佑的任务,本来就只是放牧,可是他不满足于分内的工作。他常说:“咱们白虎头大队,祖祖辈辈种的都是高山梯田,施肥不便,羊粪球可是好肥料。”每次他出山放牧时,总是背个篓子,顺便把羊粪捡回来。有人给他编了首小诗,诗曰:
扬起鞭儿赶羊走,满山遍野拾粪球;
清早出坡羊肥壮,傍晚拾回粪满篓。
弯弯河水绕青山,高山到处有肥源;
割柴熏肥起棚卷,喂饱大地粮增产。
王福佑不仅积了大量的羊粪,还背着猎枪消灭了大批害兽。社里要奖励他,他却婉言谢绝了。
有人问他:“老王,你管这管那,哪来的这么大精气神。”他爽朗的回答:“社是我的,我是社的,为社里办事,就是为自己办事。”多么朴实的语言啊!
这就是我们北京市农业劳动模范的光辉照人的风采。
□仇保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