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大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梨子里的创新故事
钢筋工实操比赛 职工一展身手
工资协商培训会 促餐饮业健康发展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年10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梨子里的创新故事
记北京圣泽林果业有限公司创新工作室
日本专家到基地考察调研
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曹文廷在为农户讲解种植技巧
韩国专家金相石为果农培训
 

“刚进入这个行业,我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但我知道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想象着梨花开的像雪一样的场景,一定很美。”在谈到为何进入梨树种植行业时,北京圣泽林生态果业有限公司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曹文廷这样说道,透着一股子浪漫主义的味道。

这种浪漫主义还体现在技术革新上,他带领创新工作室曾率先引进黄金梨、西洋梨等多个国外优良品种,并进行栽培技术创新,让梨子的品质变得更好。就是在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过程中,圣泽林的创新工作室种出了被外国友人评论为“曾经品尝过的味道最好”的梨子。

这些梨子在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的同时,在历届“中国国际友好文化节”等重要的国际活动中也被指定为专供产品,还曾多次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被评为畅销产品奖。

三次技术革新,让梨子换新颜

2001年,曹文廷承包了大兴区安定镇汤营村一片废弃的果园。刚进入果树种植领域,他便带领创新工作室开始了第一次技术革新:引进了4个日韩新品种,以及平面式网架栽培技术。“平面式网架栽培技术是通过在一人高的空中拉一层钢丝网,人为控制树的长势和形状,方便管理和采摘。”一身简装、面容淳朴的曹文廷,讲起梨树种植技术侃侃而谈,俨然一个颇具实践经验的老专家。“原来的梨树是立体式生长,长得特别高,有时候疏花、疏果都够不着。而现在只有一人高,不仅方便了管理,还保证了果树在大风时不会折断枝子,产量也提高了不少。”

2003年,尝到甜头的曹文廷又加快了创新步伐,他带领创新工作室与北京农林科学院合作,率先在北京市引进欧美西洋梨系列12个品种,进行小面积试种。由于西洋梨生长在大西洋沿岸气候温暖潮湿的地方,而国内气候冬季干燥,夏天地表温度达40摄氏度以上,尽管曹文廷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对梨树精心呵护,但经过近4年的悉心栽培,西洋梨的生长过程依然病害较重,抗逆性较差,引进没有成功。然而向来不重物质利益的曹文廷却很坦然,他安慰大家:“这是一个教训,也是一次示范,为今后引进新品种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曹文廷和创新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止步不前,又开始了新技术的试探。此次,他们引进了主要针对苹果树的主干型密植栽培方式,在一亩的土地上可以密集种植220棵苹果树,比传统种植方式的栽培株数增长了近5倍。而一旦实验成功,一亩土地将达到亩产1万斤,远远高出现有的4000斤亩产。“我们是大兴区第一家进行苹果密植栽培技术的,共引进7个品种,培育面积40亩,后年见果。”曹文廷告诉记者,眼里带着无限憧憬。

与科研单位合作,提供产销技术支持

在曹文廷看来,创新离不开专家和科研单位的支持。他把工作室的创新动力归功于这些科研单位,在他们的指导引领下,圣泽林创新工作室不仅更新了产品品种、引进了先进种植技术,更从预防病虫害、产品保存、物流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升级。目前,圣泽林已建设了储藏能力为100万公斤的保鲜冷库,180㎡梨果采后处理车间,形成了果品分级、检测、统一包装、示范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服务场所。

在梨果采后处理间,专门设置了机械化等级选果机,可以将不同重量、大小的水果自动进行分级,降低人工成本。“今年春天,我们还积极配合农科院开展了无破碎测糖仪的研发。”工作人员曹雨告诉记者,“产品研发成功后,水果不需要破损便可以检测出其糖分含量,这大大降低了水果的损害消耗。”

而在产品物流上,北京圣泽林创新工作室还实现了责任可追溯机制,保证了产品源头的质量。2005年,北京圣泽林果业有限公司与当地200余户农民共同组建了北京圣泽林梨专业合作社,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及产品收购。如何保证农户产品的质量成为重要问题。“以前我们是对农户上交的梨贴上纸牌,由于农户多,上交产品也多,最后很容易搞混了。”曹文廷说,后来研究出了芯片,记载农户上交的产品信息,只要一扫芯片,所有信息便出来了,实现了产品的可追溯。

有机梨种植,口感好且绿色环保

已经10月下旬,在圣泽林200亩的梨树种植基地里,依然有3棵梨树挂着被优质专用果袋保护好的果子,带着记者参观的曹雨介绍到,这是专门为农科院专家保留的有机梨样品。每年,专家都会对圣泽林种植基地的有机梨进行采样,以保证果园有机梨的品质。

谈到有机梨的种植,曹文廷又打开了话匣子。“首先要从源头保证。”基地的200亩梨树地,一到开花季节便忙的不可开交,因为人工授粉又要开始了。虽然花期有10天左右,但最佳授粉时间只有两天,在这两天里,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要一棵棵给果树进行人工授粉,有时候还要雇上十几个农民,才能忙完。到了果子长到指甲盖大小,又要开始人工疏果、套袋,保证绿色纯天然。就连套果的袋子,曹文廷都要选择最好的,让梨子能够自由呼吸。此外,为梨树施用的农药也全部是生物碱、植物提取液、沼渣沼液等,不仅天然环保,同时还能够减少虫害,保证了梨的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曹文廷的梨树基地与其它果农的梨树地不同,显得荒草丛生。这么多草难道不会和梨树争营养吗?记者感到诧异,而曹文廷却笑了笑说:“这是为了让梨树更好地生长。”原来,梨树的根茎为四五十公分,而草的根茎为二十公分,因此草并不会吸收到梨树根部的土壤营养。相反,草的根系有孔径,还能够帮助梨树根部进行呼吸,同时也能改善土壤质量,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平衡。

一年下来,圣泽林的梨树基地要比其他果农的梨树地少浇3次水。在去年连续桑拿天果树普遍结果率不高的情况下,圣泽林梨树基地的梨子却依然长势良好,这和梨树地里间种生草脱不了关系。目前,曹文廷正竭力说服身边的果农采用这一种植技巧,为果农谋利。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