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么对待我可郁闷了,真不想给他干了。跟您这么一聊,心里敞亮多了,太谢谢您了!”在北京职工婚姻家庭建设协会的办公室里,心理咨询电话的另一头传来职工爽朗的声音。
“打进电话时烦恼困惑,挂断电话时舒心快乐。自从协会去年开通这个心理咨询服务热线以来,这种情况很多。通过心理咨询师的耐心疏导,帮职工朋友缓解了压力,解决了心里的困扰,这是我们协会开办心理咨询热线的目的。”协会秘书长夏华云告诉记者。
让职工开心工作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你们是婚姻协会心理咨询热线吗?我特烦,心情特别不好。”咨询师祖老师刚拿起电话,对方就迫不及待地说起来。
“谢谢您的信任。发生什么事了?让您心情这么不好?”祖老师热情地问。
对方气鼓鼓地说:“我们公司老板处处难为我,故意跟我作对。”祖老师劝他:“您别急,有什么事慢慢跟我说。”
咨询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先生,他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最近几个月,他总觉得老板对他跟其他同事不一样,关系好像疏远了,刚来一两年的新人被提拔加薪,而他这个入职四五年、又是业务部门的骨干,却一直未得到重用。“前些天更换办公设备,别人的电脑都换成全新的,唯独给我的是台旧机器。您说说,这也太不公平了吧?”这位先生气愤地说。
祖老师告诉他:“您觉得老板对您不是特别好、不是很亲近,您觉得都是一样的职工,为什么不一样对待呢?自己干得不错,又没给公司捅什么娄子,却得不到认可,还总难为您,好东西都给别人用。这种事情多了,您认为不公平,心里挺不舒服的,情绪上不太好,这很正常,我能理解。您仔细想想,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可能会存在不公平。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对吧?”
“那是我心胸狭窄了?”对方有些疑惑地问道。
“也不能这么说。我是这么看的,每个人都希望企业对待员工是公平、公正的,这也是北京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是这样,但现实往往不能尽如人意,私企使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很普遍,重用提拔亲属也常见,老板要求的标准和处理问题方式方法不同,会让你产生不平衡的心理,这也很正常。您觉得失落、心里不舒服,也能理解。”祖老师说。
这位先生说:“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我还是别扭。我想辞职,换个工作。”
祖老师劝道:“怎么处理这事您还真得好好掂量掂量,要从几个方面考虑问题:走还是不走;收入怎么样;这个工作是不是适合您、有没有发展;在这儿是不是干得舒心;上班离家远不远、乘车是否方便。大大小小的都要考虑清楚。如果您拿不定主意,就用笔把这些东西在纸上列出来,看看哪些是自己心里特别需要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在这儿待下去有什么好处;若辞职去什么单位;自己能干什么、喜欢什么地方,要对自己有个充分的认识。您干这行很多年了,又是业务骨干,轻易放弃也很可惜。”
对方在电话里不住地称是。祖老师接着提醒他:“辞职也是一种选择,走了就躲开了这个老板、这家企业。但在其他单位,也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怎么去面对、解决它,让自己开心快乐的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在公司是外人,自己努力工作就是想让老板看到我的能力,公平对待我。要不我找老板沟通一下?”这位先生试探性地问,似乎怒气消了很多。
“这好呀。”祖老师称赞他:“您这个问题太好了。单位是私企,周围都是他的亲戚朋友,出现您说的这种情况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嘛。像给您换旧电脑这事,只要不影响工作,咱就不跟他计较。另外,跟老板沟通前要做好心理准备,若对方接受您的意见、认可您的想法最好,但如果老板不同意您的说法,认为对您比对待他亲戚还好呢怎么办?沟通后您感觉老板对自己更不好了,能否接受这个结果?您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不害怕结果,才能正确应对。”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疏导,这位先生终于打开了心结:“跟您这么一聊,我心里敞亮多了。”
帮职工快乐生活
促进家庭融洽社会和谐
北京职工婚姻家庭建设协会秘书长夏华云告诉记者,现在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在北京市几百万的职工中,不乏与这位先生存在同样烦恼的人,他们需要倾诉、得到理解,所以专业的心理疏导就非常有必要。去年11月,协会正式推出心理咨询热线服务,专门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每周三上午接受职工咨询,职工可拨打83570196专线或12351进行咨询。
咨询中,除了职场问题,更多的是关于恋爱、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心理困惑。热线刚开通时,一位三十多岁的女职工打来电话,说4岁多的女儿经常乱扔东西,一说她就哭闹,打也不管用,弄得自己跟老公精神都快崩溃了。听了这位职工的诉说,咨询师给这位年轻妈妈支招儿:“白天上幼儿园,晚上回来后你们两口子都忙自己的事,您女儿乱扔东西,是想引起父母对她的关注。你们要多陪陪孩子,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从中发现她的优点,多引导、多表扬,千万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形式教育孩子。”
一个月后,这位女职工又打来电话,说她听了心理咨询师的意见后转变了态度,与老公经常陪女儿一起玩,现在小孩不但不闹了,还经常主动要求和父母一起学做家务。听了她的话,协会工作人员高兴之余,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今年,市总工会面向全市推行‘在职职工心理发展助推计划’,我们协会这个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就是要帮助职工调节压力,舒缓情绪,让他们轻松地工作、快乐的生活,成为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推手。”协会秘书长夏华云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王香阑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