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关心爱护学生被称“知心人”
为职工操点心是幸福的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年10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育教师徐从中
关心爱护学生被称“知心人”

 

■为了教来自新疆的学生们学普通话,他让大家模仿“播音”

■为及时送生病学生看病就医,他曾忙活到凌晨两点才回家

■善于开导学生,他被大家称为心理“医生”

■为丰富学生生活,他搭上仨寒暑假组织各种活动

■他就是北京市第十中学教师、新疆内高班德育辅导老师徐从中

徐从中1996年大学毕业,离开老家湖北,到北京市第十中学任教。如今,他负责北京十中东校区新疆内地高中班的德育工作,每天与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达斡尔、蒙古、东乡、回、汉等9个民族的学生在一起。

他三个寒暑假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带他们看病,为他们解心结,俨然成为了新疆学生在北京的“家长”,被学生们称为“知心人”。走在校园里,只要学生见到他,就会亲切地问候:“徐老师好!”

成立“时新社”

教学生们学普通话

2011年8月,北京十中迎来第一批新疆内高班的学生。这些学生民族意识浓,语言差异大,有些甚至从未出过远门,第一次背井离乡来到北京,一时难以适应。为了让新疆内高班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北京十中派德育教育经验丰富的徐从中到分校去任职。

徐从中做的第一步是先教孩子说好普通话。面对宗教意识浓厚的新疆学生,徐从中组建了“时新社”。他让普通话较好的学生,为其他同学进行新闻播报,首先确立起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培养学生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每学年开学,徐从中会研究新疆内高班新生资料,熟悉学生情况。“我会通过资料从细节去关注学生,拉近距离。”徐从中说,“孩子远离父母,要有家的温暖,我就是孩子们在北京的家长!”这也是他对新疆学生家长的承诺。

关心爱护学生

帮学生就医忙到凌晨

为了让内高班学生一到北京就好好休息,体会到家的温馨,徐从中整理好床铺、准备好洗漱用具;平日里,徐从中经常注意饭菜是否可口,宿舍是否舒适,环境是否习惯。生活上,徐从中尽力替学生着想,学生来包裹了,他到邮局去取;学生病了,他带去看病;学生住院,他在床边陪护。

一天,在十中读书的木·里登哮喘病犯了,情况相当危急。徐从中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与救护车一起赶去丰台医院。一路上,他守候在木·里登身边,寸步不离。

经诊断,木·里登需要住院治疗,徐从中二话不说,先垫付了住院押金。一切办妥后,徐从中立即将情况告知家长。

去年国庆节放假,一个学生把手摔骨折了,晚上8点多,徐从中接到电话后,立即从家赶往医院,一直忙到凌晨2点,把学生安排好住院才离开。

体弱多病的图尔同学经常生病,徐从中总是嘘寒问暖,在图尔同学心中,他俨然是她在北京的亲人。

学生木·里登,现在已经回新疆读书了。她给徐从中的信中说:“徐老师,真心感谢您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你的一句话让我拥有勇气面对一切。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勇敢面对困维。”

就这样,徐从中逐渐走进了学生圈。

被称心理“医生”

学生愿和他说心里话

在对新疆孩子的教育中,徐从中特别注重言传身教,尤其重视榜样的激励作用。一次,新疆内高班学生活动时,徐从中来到报告厅,看见学生还没按要求布置好场地。他没有批评大家,更没有直接吩咐学生去做,而是自己动手。他的行动,同学们看在眼里,纷纷起身说:“老师,您歇着吧,让我们布置。”

此时无声胜有声。他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比如他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上课预备铃响,他便在教室门外候课,学生看到他,自然会安静下来,主动做好课前准备。

徐从中还善于做学生心理疏导,他认为孩子们只有身心愉悦,才会安心学习。

内高班哈萨克族女学生美丽·苏,刚来时成绩排在前三名。可到了期末成绩却下滑,加上新疆同学劝她回家,美丽·苏开始犹豫。徐从中得知后,与美丽·苏促膝长谈。学生出于信任,把心里话全盘托出。

徐从中慢慢向她解释,来北京读内高班,对每位学生都是一次机会。经过耐心开导,美丽·苏终于想通了,打消了回家读书的念头。她对徐老师说:“如果我早些和您聊聊,也许成绩就不会下滑,我现在豁然开朗。”

女生胡玛尔,上课时没明白课程,下课后找老师请教,结果被批评。胡玛尔来找徐老师。听完叙述,徐从中给她讲了个故事:说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一个特自卑,一个特自信,家长想尽办法让自卑的自信一点,让自信的收敛一点。但无论如何,自信的孩子始终自信,自卑的孩子还是自卑。

故事讲完后,徐从中问有什么启示,胡玛尔说心态很重要。徐老师表扬她很智慧,然后告诉她,一个人持有积极的心态,学会宽容很重要。最后,胡玛尔理解了学科老师,开心地离开了徐老师的办公室。

丰富学生生活

为组织活动搭上仨寒暑假

三年来,很多节假日,徐从中都是陪着学生一起度过。

中秋节,徐从中给学生开诗歌朗诵会,让节日充满诗情画意,通过诗歌朗诵,加强民族团结,凝聚班级力量;肉孜节、古尔邦节,他组织学生举办具有民族风味,载歌载舞的联欢会,让节日充满民族感情;春节,他组织少数民族感受汉族文化,猜字谜、包饺子、看春晚;寒假里,他带学生走进国家博物馆、故宫、颐和园、中国科技馆、鸟巢、水立方等名胜古迹和场馆;国庆节,他组织学生观看升旗仪式,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树立报效祖国的信心。

2013年春节,为了组织学生活动,徐从中没能回湖北参加外甥的婚礼,家人对此有些不满。徐从中笑着说:“不管孩子来自哪个民族,来了我都心疼,我有责任照顾好他们。”

经过不懈努力,徐从中获得了校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等荣誉,学生们的成绩也在逐步提升,在每次区统考中,他所带班级成绩都位于前列。

□本报记者 张江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