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艳)昨天,本市公布了《北京市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规划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13年翻一番,规划区现有低收入农户超过60%的村全部消除”,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目标。
规划区涉及7个区县、40个乡镇、852个行政村,总面积6646.1平方公里,总人口61.79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19.24万户、43.78万人。规划区共有低收入村430个,低收入农户10.01万户、25.00万人。
规划区主要位于燕山和太行山山脉,土地质量不高。规划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自然资源和人文古迹丰富,林木绿化率为65%,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绿色生态屏障。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位于地质灾害重度易发区的低收入村56个,中度易发区的低收入村173个,属于重点防治区的低收入村123个。
按照规划,将发挥农村经济薄弱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特色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将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建成首都特色农副产品供应的重要基地及首都市民休闲旅游度假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