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大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死”水复“活”
工会牵手京卡加盟商 共惠职工
乒乓球比赛 小球赛出大水平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死”水复“活”
记北京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
工作人员就菌剂降解COD的降解能力进行试验测试
研发人员和专家在胜芳水厂进行技术讨论
研发人员和专家就中水处理工艺进行交流
 

2014年,北京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被北京市总工会授予创新工作室称号。作为一家主要从事水污染治理、污泥处理等工艺技术、关键设备、成套装置的工程技术开发的企业,华利嘉公司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任。

近年来,经职工创新工作室研发并获得授权的专利已达17项。其中,微生物强化处理技术、分段进水处理工艺、MBR(平板膜) 工艺、自控系统等的研发,帮助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水质达标,让“死”水复“活”。

研究微生物新菌种,改善水体富营养化

白色工作服、口罩、手套,全身“武装”后,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牛奕娜又开始了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她要从几万种微生物里筛选出一种能够迅速降解采样污水的菌种,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每天,牛奕娜都要在显微镜前站上几个小时,仔细观察着菌种的生长,以及对水质的影响。筛选出一批,通过不断观察与判断,又从这一批菌群中筛选出新的菌种,就这样重复着对比、筛选的单调工作。

有时候,这样的筛选要持续几个月,用研究人员自己的话说:“筛选过程特别枯燥”。但是,当新菌种被最终发现的时候,那种经历持久战后胜利的喜悦与兴奋之情却显得如此真切。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刘洋至今还记得三年前曾做过的一个微生物菌种筛选项目。

在浙江省练市镇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由于印染企业多,排出的废水颜色深、微生物含量高,经过处理后依然不达标。后来,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创新工作室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研究,决定从微生物研究入手进行污水处理。他们在北京针对这种废水进行微生物菌种筛选,最终寻找到了一种排除污染物最有效率的菌种,并进行大量繁殖。在投入生物新菌种后,不到1个月时间,污水处理厂的水质便达到了国家标准,为当地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对新菌种的筛选与工艺研发也正在进行中。目前,创新工作室已与北京工商大学合作开发降氮菌剂,并完成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的调研工作,下一步,创新工作室将找出2个出水氨氮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进行降氮菌剂项目的研发工作。

刘洋告诉记者,创新工作室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减轻生态环境负荷而进行的研发。经过新工艺再处理后的水,很多重新排放到河流中,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之地,维持生态平衡。再经过一道处理程序,这些水便可用于园林景观、人工湖等工程的用水。“现在,北京很多河道里的水都是经过处理后的水,让工业废水得以再利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建立自控系统,监测全国30余个污水处理厂

方灵是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一名高级工程师,负责自控设备和远程监控系统的研发。在众多研发成果中,最让他得意的是2012年已经投入使用的污水自动监控系统。

该系统根据每个水厂不同的水质、水量,对全国30余个污水处理厂实行内部远程监测,并为每个水厂建立标准指导。“有的数据需要2个小时监测一次,有的几分钟就要监测一次,看看是否符合标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出现水质不达标的情况,监测系统会自动报警。”而这个时候,专门负责监控的工作人员会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针对不同情况给出解决方案,帮助污水厂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由于国家对污水处理的重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很多污水处理厂的水质需要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这就对水质监测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排水质量,2010年标准水务委托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水质监测系统研发,并与30多家污水处理厂进行协商检测,通过对进出水相关数据如COD、氨氮、PH、总磷、溶解氧、MLSS、流量等几十个指标数据的检测,实现对污水处理厂水质的监测。保证水厂排水质量,为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小城镇提供一体化服务

位于河北省霸州市的胜芳镇,因钢铁类企业多,工业酸铁废水污染严重,PH值低,且铁离子含量高,导致河道中的水被污染成红色,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在各级政府重视下,2009年,河北胜芳污水处理厂建成,该项目的工业废水污染治理便是由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的。

在钢铁废水处理方面,华利嘉创新性地采用“两级中和+氧化+絮凝沉淀”强化预处理工艺,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Fe离子,污泥处理应用自主研发的“隔膜板框压力机污水脱水系统”,将污泥脱水含水率降到60%以下,出水稳定达标,成功地解决了该地区高浓度酸洗废水的治理难题。经处理后的水重新被排入河道中,水质更加清澈。

刘洋说,创新工作室一直致力于小城镇的污水处理项目,通过不断研发,已经开发出小城镇污水处理集成装置,为小城镇打造一套适合的集成处理系统,可模块化、易组装、占地小,可采取地埋式系统,最终达到投资小,节省运行费用,出水达标的目的。“创新工作室将进一步加大对该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全国小城镇污水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华利嘉还为北京奥运会水上运动污水处理项目——顺义新城温榆河水资源利用项目提供了整体设计、施工的咨询等服务,派驻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对温榆河水水质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刘洋告诉记者,作为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创新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他们将继续努力为国家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报记者 金海鸥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