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国庆之际,我市111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参加了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人民大会堂国庆招待会、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国庆游园等系列庆祝活动。9月30日,本报记者来到参加庆祝活动的劳模代表驻地——北京东方饭店,采访了部分劳模代表,与他们共同分享参加国庆庆祝活动的荣耀和喜悦。
用正能量影响身边每个人
王川
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厂桥派出所警长 全国劳动模范
“昨晚聆听了一场国家级水准的音乐会,今天上午有幸参加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烈士纪念日的纪念活动,能到纪念碑前缅怀先烈,心情非常激动。”王川说,“没有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身着警服的王川,胸前挂满奖章,对他来说,这既是荣誉的闪耀,又是工作的笔记,更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知道了当下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就会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发奋努力,以正能量影响周围的同事,不因一时得失抱怨。”王川说,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无缘无故抱怨的人,这些人需要用阳光心态去感染他们,让他们的心中也充满阳光。
努力工作,任劳任怨,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些都是正能量。
“铭记历史,带着正能量跟党和全国人民一起,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未来的生活更加幸福,这是我的心愿。”王川说。
在凝重的气氛中追思先烈
付永伟
北京邮政中南海支局投递员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昨天早晨8时,付永伟跟其他劳模一起,坐上进入天安门广场的大巴车,准备参加首个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
“活动刚一开始,整个广场一下子安静了。能听到鸟叫的声音,可是你看不见鸟在哪里;能听到风吹过旗帜呼呼作响的声音。”付永伟说,“从没经历过如此安静的天安门广场,一种震撼的感觉油然而生。敬献鲜花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气氛凝重。”
今年初,通过技能大赛脱颖而出的投递员付永伟调到中南海投递部工作。每天早晨,他都会路过天安门广场,对他来说,今天将是他第一次正式站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1日早上集体去看升旗,来北京这么多年,还真没在天安门广场看过升旗,对我这个外地进京工作的人来说,这是件挺激动的事儿。”
25年后站在广场百感交集
白素琴
三元食品公司工业园检验室主任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对白素琴来说,今年是幸运的一年。这一年,既是她的本命年,又是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年份,还赶上新中国成立65周年。她说:“各种幸运集于一身啦!”
白素琴今年48岁,从事食品安全行业的质检工作,她深感肩上责任与压力巨大。
“参加敬献花篮的活动,内心的感觉是庄严而神圣的。像现在这样离人民英雄纪念碑如此之近的距离,好像还是第一次,过去都是仰望。”白素琴说,“今天走到纪念碑跟前献花的那一刻,心情格外沉重,没有这些英雄,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没有新中国的辉煌成就。我们是在踩着烈士的足迹前进。”
1989年,白素琴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庆典,当年,她还是个在广场跳集体舞的小姑娘。
“那时的心情是欢快的,年轻的心里没有承载那么多东西。今天站在广场,百感交集,25年后以这样的方式纪念先烈,既感怀,又幸运,我将终身难忘。”
共同唱国歌让我心潮澎湃
郭玉全
琉璃河水泥公司熟料车间副主任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郭玉全在工作岗位上干了31年,他说,自己是从工人一点一点干起的。对他来说,9月29日晚上的国庆音乐会印象深刻。
“年轻人可能感受不深,但是对我来说,几乎每一首乐曲都是我所熟悉的。音乐会大家都很安静,我在心里跟着一起哼唱这些熟悉的歌曲,心潮起伏。”郭玉全说,身临其境聆听音乐会,和以往在电台、电视台听的感觉完全不同。
郭玉全是第二次参加纪念先烈的活动,上一次在2002年的国庆节。
“今年是首个烈士纪念日,在这样的环境下共同唱国歌,心潮澎湃。新中国给了工人新的地位,昨晚我把音乐会的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里,好多工友都给了我回复,也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普通一线工人的重视。这样重要的场合我能代表工人参加,感到特别荣耀。”
用高质量服务为祖国献礼
赵巨孝
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质量检验科科长 全国劳动模范
昨天中午,记者在东方饭店见到了刚刚参加完首个烈士纪念日活动的赵巨孝。谈起上午的活动,他感触很深,“听说要参加烈士纪念日的活动,头天晚上我就非常激动。”赵巨孝说。来到现场后,他的心情由激动转变为骄傲和自豪。“站在现场,我感受到庄重的气氛。特别是仪仗兵整齐的步伐传出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广场时,我感到很震撼。”握着手中的黄菊,赵巨孝瞩目着眼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他感到思绪万千。“这时候,我感到身为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和骄傲。”
1996年,赵巨孝成为了一名火车司机,一干就是16年。2013年,他来到现在的工作岗位——质量检验科。“现在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机车质量检查。”在赵巨孝看来,虽然工作岗位从司机变为质量检验,但同样是为列车运营做保障。
在祖国65岁生日时,赵巨孝也想送上自己的祝福。“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高质量的服务,一流的业绩为祖国献礼。”
不忘英雄珍惜现在的生活
郑美兰
首都机场东区安检部副科长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崇敬”是郑美兰的天安门广场参加完首个烈士纪念日活动后,心中反反复复出现过无数次的词汇。来到活动现场,她的脑海中,浮现出很多画面。“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代一代先烈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懈奋斗,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生活。所以,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英雄,更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作为首都机场的一名安检工作人员,郑美兰深知自己的责任。80后的她已经在这个岗位工作了整整十年。“在工作中,我也一点一点体会着自己身上的重担。我们的职责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最专业的技能,让旅客感受到安全和舒适的服务。”郑美兰表示,自己将继续兢兢业业的对待工作,服务旅客。
开设爱国主义教育校本课程
郑丹娜
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教师 全国劳动模范
参加完国庆音乐会后,郑丹娜印象最深的除了各个篇章中的精彩画面,就是全体人员齐声合唱《歌唱祖国》的场景,“是齐声合唱,也是齐心合唱。嘹亮的声音,当时就回荡在人民大会堂,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昨天上午,在首个烈士纪念日活动的现场,郑丹娜感觉非常肃穆和庄重。“站在那里,我感触很深。默哀的时候,我陷入静思。怀念着这些英雄,也想到回到学校,也要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
郑丹娜回忆,“在我学生时代,老师带着我们来到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现在学校、家长都很注重孩子课堂知识方面的培养,比如,会带他们去参观博物馆。但我认为,爱国主义的教育也很重要。我们学校将开设爱国主义教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向革命先辈学习,教会孩子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活动中感受心灵的震撼
刘美莲
北京市公交集团电车客运分公司职工 全国劳动模范
在音乐会上,刘美莲伴随着很多经典乐曲,思绪万千。“很多都是我父母那个年代常常听到的歌曲,但我这个年龄的人仍然听起来特别的亲切,很有感触。我还小声跟着哼唱了。”
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她每天行驶103公里,需要重复进出站200个站次。如今,她已安全行车24万公里。在昨天的首个烈士纪念日活动中,刘美莲感到巨大的心灵触动和震撼。“站在那里,手拿着菊花。我很想流泪。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对他们无比的崇敬。”在祖国65岁生日来临时,刘美莲也想送上自己的祝福。“我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本报记者 边磊 盛丽/文 陈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