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张50多年前的老照片。照片里的人物是怀柔供电公司的职工,还有职工正在为建设怀柔水库的工地架设电线。照片里的集体合影中就有已经退休的刘秀田、孙永福、周长岭。
刘秀田是怀柔最早的电力职工,参与了怀柔第一座水电站——口头发电站的工作。1956年,怀柔着手建设小型水利发电站——口头发电站。当时,发电站机械房的地基是用怀柔县老城墙的石料和方砖,一辆木轮马车往返五公路运送石料,一次也就能拉一两块,吱吱呀呀地往返在怀柔县城到口头的山路上,这样的路程走了很多天。直到1957年,口头发电站正式建成投入使用。这年秋天,怀柔县政府院内和商业街的几家店铺开始用上了电灯。在怀柔县城云路街东侧的唯一一台变压器上接了一盏100瓦的灯炮,供老百姓参观。自此,怀柔开始了有电的历史。
这盏接在变压器上的电灯,引来了十里八乡的人们,老老少少,扶老携幼,甚至有的是全家出动,就像赶集一样,前来参观电灯。电灯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稀罕物”。刚刚高小毕业的周长岭也挤在看热闹的人群中,被那明亮的灯光晃得睁不开眼睛。大家围着电灯七嘴八舌地问:“电灯是咋亮起来的?”“这发出来的电是不是也烧灯油啊?”“同志,这灯除了照亮儿外能不能点烟抽啊?”有的人会好奇地绕着电线杆转上几圈,仔细琢磨着“电”怎么会爬那么高,还将灯点亮了。
面对前来参观的老百姓,刘秀田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除检查发电设备、维修电路外,还主动地向前来参观电灯的老百姓普及电力知识和用电安全等。刘秀田说:“当时这盏灯除了提供照明、供老百姓参观外,还起到了显示发电机是否工作的作用!”因为口头发电站是一座小型水利发电站,蓄水池也仅仅五亩见方,受降雨量的影响水量时大时小,由于冬季有冰块,夏季有杂草,水轮机经常被堵住而停止运转,再加上水源不足,输电管线少、水轮机功率小等原因的影响,使得电压极为不稳定,灯光时明时暗,停电更是家常便饭。即便装上电灯的县政府办公场所和商户,照明亮度也很难满足人们的正常需要。所以当时的电灯被人们形象的比喻成“萤火虫的屁股——时明时暗”。
口头发电站的运行,让老百姓认识并了解了电,但“用电”这个词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还是一种“奢侈品”。1958年,怀柔决定要建设一座总库容量1亿立方米的水库。为保障怀柔水库顺利完工,怀柔成功从顺义牛栏山变电站输送6000伏电到工地。孙永福回忆,他在刚刚成立的怀柔电业管理所工作。单位中的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尤其是在建设怀柔水库时,电力工人们奔走在水库的每一个工地,架设线路、安装照明灯,为挑灯夜战的建设工人们送去光明。1960年,怀柔县在南关建起了一座750伏安的输变电站,同时,也拉开了怀柔电网建设的序幕。到1969年怀柔平原地区实现了通电。1974年怀柔最北部深山区,也是最后一个无电村——夹皮沟终于实现了通电。自此,怀柔全县288个生产大队全部实现通电。
□本报首席记者 阎义 文/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