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人生如歌用琴伴奏
话剧《古剑奇谭》周五北京首演
张嘉译新剧诠释“平凡爷们”
洪湖“迷”大剧院里深情怀旧
古天乐佘诗曼加盟影版《冲上云霄》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歌剧《洪湖赤卫队》献礼国庆
洪湖“迷”大剧院里深情怀旧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近日,五位洪湖“迷”来到国家大剧院歌剧《洪湖赤卫队》排练厅,与专业演员一起合唱经典的《洪湖水浪打浪》,共话起了那段记忆里的“洪湖之缘”。

9月28日至10月5日,国家大剧院版歌剧《洪湖赤卫队》将再度上演、献礼国庆65周年。排练现场,总政歌舞团的女高音歌唱家吴娜与饰演刘闯的男高音歌唱演员王凱首先演唱了一段韩英“开导”刘闯的“风势不顺不张帆”,带着大家走进这熟悉而久违的故事。

排练当天,大剧院邀请了五位“特别来宾”,他们都是资深的洪湖“老友”。他们中,有的是年幼时蹭票看戏、长大后一生从事群众文艺工作;有的是儿子陪伴母亲前来,带来了难得一见的珍贵收藏;还有一对多年相伴的“女排姐妹”,在现场共同回忆了50年前训练场上的汗水与笑泪。而他们的故事中,都有一份令人动容的“洪湖之缘”。

与共和国同龄的魏叔叔一辈子爱好艺术,吹拉弹唱无所不好。他笑着回忆,六十年代初,《洪湖赤卫队》的歌剧、电影都极为轰动,那时十多岁的他没钱买票,又实在为电影《洪湖赤卫队》而着迷,于是在检票口看到有大人进场时,就紧跟其后扯着人家的衣襟,冒充人家的孩子溜进场内,有时他也会事先藏在礼堂内堆放杂物的角落里,等电影开演时,再悄悄钻出来看。《洪湖赤卫队》优美的旋律令他过耳难忘,只是歌词无法记全,于是便让一同溜进场的小伙伴打着手电筒,把歌词一句句记下来,白天去学校跟大家一起分享。

73岁的杨阿姨,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洪湖迷”,她在儿子的陪伴下来到了排练厅。1977年,彩色电影《洪湖赤卫队》复映时,她带着年幼的儿子观看露天电影,边看边讲革命的故事。从此,儿子也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这部剧并开始收藏各类与《洪湖赤卫队》相关的物件。2013年儿子观看了大剧院版《洪湖赤卫队》的两轮演出,今年国庆期间,他也准备带上父母再来看一场。现场母子二人展示的多版连环画、剧本、海报、磁带、黑胶唱片等,藏品之难得令人惊叹。

72岁的董阿姨是60年代的女排国家队队员,在那个“牺牲自我,为国争光”的年代,竞技体育的训练极为艰苦,当年这群乐观、积极的女排姑娘,就用《洪湖》歌声伴着汗水,以拼搏的精神表达着对未来的向往。70年代,董阿姨投身运动训练学研究工作,她所研究的进攻手法、战术打法为80年代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取奥运会冠军、实现“三连冠”“五连冠”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董阿姨回忆曾经每每去训练的路上,全队总会一同唱起那个年代的“流行金曲”——《洪湖赤卫队》。柔美的曲调、美好的景象总会令她们忘却疲惫和伤痛,擦干眼泪振作精神,带着荣誉感和自豪感继续拼搏。与董阿姨一同前来的蔡阿姨,两位一同走过青春岁月的好姐妹已经是多年未见,据说,蔡阿姨是曾经女排队中有名的“歌星”,而《洪湖赤卫队》更是她的拿手好戏。

当现场这五位老友与三位韩英的扮演者吴娜、张其萍、王庆爽,联唱起那首刻录在几代人心中的“洪湖水,浪打浪”时,他们都沉浸在那个难忘的年代,眼含泪花……

□本报记者 张江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