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七二一工人大学上学的日子
哥儿仨的 初中印记
当年狠抓安全生产 我们两次获三等功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有铭记激情岁月的老照片吗?您身边发生过感人至深的工友故事吗?您和工会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有,那就用笔写下来,为我们投稿吧。
在七二一工人大学上学的日子

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师生和厂领导合影,第三排右一为本文作者。
 

毛主席在1968年7月21日作出的“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的指示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全国各地的工矿企业都相继办起了“七二一工人大学”。

1975年,北京市水泥制品厂开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经过个人报名、车间推荐、政审和考试合格后,全厂一共招收了20名学员,同学们来自各车间。在厂里的一个小院安排学员住宿,新盖的一间教室足有30多平方米,早上8点上课,上午四节课,下午自习或到车间实践。我们学习的内容有高等数学、机械原理、水泥工艺、机械制图等八门课,高等数学老师是新招进厂的大学毕业生,机械制图课老师由校长董增盛兼任、水泥工艺邀厂技术科的工程师讲授、设备维修技术请八级钳工刘师傅主讲。

我们这些学员基础比较差,年纪大点儿的充其量是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而其中大多数人在小学四年级时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听老师讲什么几何、投影、微积分……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大家只好在课余向老师请教,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有的星期天也不回家,有的做习题挑灯夜战。到年底,厂里为了表彰鼓励刻苦勤奋的同学,还根据各科考试成绩的总分排名,评选出了六名优秀学员。

经过两年的脱产学习,我们20名学员毕业后,相继成为厂里的生产骨干,大多回到原车间担任技术员,刘学新几年后被提拔为生产车间主任,赵振锋在全国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我参加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和我厂共同组织的环保科研项目小组,协助高级工程师邱天眷试制成功散装水泥自动化设备。期间,厂里派我到上海购买测量水泥流量的超声波料位仪,为了按时完成试制工作,领导特批我乘飞机往返,结果只用三天就购回这一关键设备。经过反复试验、多次改进,该科研项目在环保、节能、高效方面均达到预期指标,顺利通过了国家建材局组织的技术鉴定。

□胡京成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