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有很多照片。我给分成抗战时期、解放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及建国后时期的类型。
父亲说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就只有一张。我看着这张泛黄的10名八路军战士的合影照,除了依稀猜出父亲年轻时的形象外,其他人一概不知。父亲向我介绍照片上的战友。
这张照片是1945年元旦照的,时至今日已近70年了。这些战友都是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军区一军分区的人员。一军分区的时任司令员是秦基伟,政委是郭峰。
前排右二的战友叫欧克,这是化名。那时候不少革命者都用化名。欧克是分区民运科长,河北正定一带人。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攻打山西临汾时牺牲了。当时是团政治处主任,牺牲的时候儿子有五岁左右了。欧克为人忠厚老实,人缘好。
前排左二的战友叫高治国,时任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他文化程度高,能说能写,尤其是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那时候,政治部有两个重要科室,一是组织科,一是保卫科。高治国任组织科长时,保卫科长是一名老红军担任。可见他岗位的重要性。解放战争时期,高治国任团政委,参加了上党战役、平汉战役等战斗,邓小平曾夸奖他是能说会写能打仗。重庆解放后高治国当过四川电力局长,在云南省当过大学书记、省建委主任,后来任过云南省的领导。上世纪70年代,父亲去昆明专程拜访他,他特意请父亲吃饭,还给父亲题了一幅字。
前排右一叫陈辉光,是父亲老乡,是“七七事变”前后入的党,当时是分区干事。1946年1月,父亲调邢台独立团任组织干事后,两人就失去联系了。
前排左一父亲只想起来姓姚,名字想不起来了。姚当时是一分区营职巡视员,后来没有联系了。
后排左一叫单启贤。当时是营职干事,和父亲的关系不错。1950年1月份,15军为了剿匪,从云南调防到四川。当时数万人的队伍徒步调防,经过贵阳时,单启贤已经转到贵阳工作,但是父亲不知道,没能去拜访。后来15军整体从重庆坐船到武汉转火车到邢台,进行抗美援朝的战前动员和训练时,父亲曾接到单启贤的问候信,因为部队很快就入朝作战了,父亲未来得及回信,以后就失去了联系,后来听说他在贵阳市任领导。
后排左二的那位战友,父亲满脸愧疚地说实在想不起来名字了。
后排左三叫于永贤,河北临城人,任干事。后来到刘邓大军二纵任团组织股长,抗美援朝时任团政委。1984年,总政派人到基建工程兵部队调查来信来访情况,他是调查组组长,父亲和他相逢见面。后来,于永贤调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后排右三叫路天栋,文化程度较高,毕业于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员。时任分区干部科营职干事,曾在临城县独立营当政委。跟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来部队到重庆后转业到地方搞教育工作。
后排右二叫王永芳,时任分区直属队党总支书记,营职干部。其爱人是山西昔阳人,在分区附近村里当小学教员。王永芳后来在河南省军区政治部搞组织工作,在新乡市离休。
后排右一是父亲。韩新秋,河北元氏县人。1938年入党,1941年入伍,时任组织干事。在解放战争时期,父亲任副团职。后来,父亲参加了抗美援朝,当时父亲在秦基伟司令员、谷景生政委的15军,这是一支坚守上甘岭、出了“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雄部队。解放后,父亲从哈军工、西安工程兵学院、洛阳工程兵学校、工程兵技术总队、二炮学院、基建工程兵冶金指挥部副军职位置离休。
人生道路坎坷,七十年弹指一挥间。父亲今年已92岁高龄了,他不会电脑。我悄悄上网查了照片上两三个战友的信息,和父亲说的情况大体相似。这真让我暗自称奇父亲的记忆力。白驹过隙,日月如梭,我明白了,只有这份战友情义才能使父亲保持超人的记忆力。
□韩晓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