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各地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打造聚集人才“强磁场”,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基础。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个省份的党政“一把手”公开向人才发出邀约,一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人才争夺赛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各地吸引人才的新举措看,出现了新变化:在提高待遇、消除后顾之忧的同时,更注重发挥本地优势、聚焦产业需求,让人才和城市实现双向奔赴、互促共赢。(3月19日《经济日报》)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更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放眼全球,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科技竞争。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各地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打造聚集人才“强磁场”,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基础。
推动人才机制改革创新,促进人才资源充分涌流。要加强制度创新和资源倾斜,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和创新政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强磁场”。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将人才政策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引育掌握关键技术的领军人才,探索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提高人才技能水平,打造战略科技人才创新力量方阵,汇聚起人才强国的磅礴力量。
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充分释放人才聪明才智。要坚持以事业凝聚人才,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和潜力。要把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生命力,不唯地域、不问出身、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遗余力地引进、培养、使用、服务各类人才,让人才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不断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批科研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让更多科创人才和科创智慧竞相涌现。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基蓄势。
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用心用情涵养留才沃土。要建立完善公平的竞争机制和科学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畅通人才有序流动渠道,优化有利于人才研发创投、成果转化的创新环境,使“聚才之所”真正成为“梧桐树”。要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做实人才的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关键小事,使其安身安心安业,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