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南口“科学家小镇”启航
北京市中小学生“游学中轴”系列活动启动
“故宫以东”将吸引首秀首发首展等标杆项目
怀柔迎新春文旅盛宴邀市民“来怀柔 过大年”
小手拉大手 共筑绿色梦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年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华南口国重基地一期率先交付两个实验室
南口“科学家小镇”启航

 

近日,在昌平区南口镇举办的清华南口国重基地一期交付暨工作联席会上,两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及配套办公用房、接待展示中心交付清华大学。据了解,未来,昌平区南口镇还将继续承接10余个清华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该项目投用后,将成为清华大学有组织科研力量最集中的科研基地,也将与未来科学城共同构成“三城一区”协同创新发展走廊,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打造产业转化新高地,塑造城市复兴新地标。

城市更新助力工业遗存焕发生机

清华南口国重基地位于昌平区南口镇,为首都西北方向唯一的新市镇。负责该项目投资和建设的昌平房地产公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用地面积43公顷,总建筑面积47.3万平方米。2022年以来,昌平区与清华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取城市更新模式,盘活南口“三大厂”工业遗存,集中承接清华大学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主的有组织科研力量。

本次交付的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均位于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区域内。曾经用于浮法工艺玻璃储存的仓库及生产车间,通过更新改造,分别承接了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据介绍,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超2.1万平方米,由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电子系、智能产业研究院、土木系等共同支撑建设,为巩固和保持我国在智能车辆与绿色交通领域的优势地位,实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由清华大学电机系、能动系等共同支撑建设,总建筑面积为2.1万余平方米,致力于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运行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服务国家建设重大需求,为国家“双碳”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家小镇”

昌平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拥有56平方公里平原的昌平南口,与承载世界顶尖高校校城融合的国际一流科创小镇规模体量相当、空间布局规律相似、都有世界级高校支撑,应以平原区为重点打造“科学家小镇”。昌平区南口镇以服务科学家为核心,借鉴哈佛、剑桥等世界级大学城建设模式,编制获批了南口镇域规划和街区控规,将科学基因融入城市建设。

在国重基地南侧,南口镇已规划设计了一百余万平方米的配套服务区,既是保障国重基地师生和科研人员生活服务区,也是校研产城融合的协同枢纽区。区域一方面将提供多元化居住空间保障,配置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吸引人才集聚,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另一方面,还将秉承“交流创新、健康生活、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科学布局“居、服、商、游”4大功能板块。

具体来看,为保障国重基地成果转化、职住平衡和公服配套,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昌平区南口镇已规划15.6万平方米的学生及教师公寓,两所9班幼儿园,以及由清华大学承办的36班小学和完全中学,组建了清华长庚医院与南口医院紧密型医联体,总面积92公顷的科学家公园一期也即将开园。

据悉,配套服务区发展建设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主要目标是为国重基地做好配套保障,集中建设人才公寓、教育和体育设施;中期,将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医疗等设施,加强整体功能和风貌的建设;远期,会实现“科学家小镇”的整体打造,进一步完善交往中心、科技博览中心、酒店、购物商场等设施。

一二期计划实现年内整体投用

下一步,昌平区将加速推动基地建设进度,年底前实现包括多个实验室、科研综合楼、学术交流中心、文体中心具备交付条件,一二期整体投用。一期共入驻5个实验室,项目总体将陆续入驻1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此外,同步推动基地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新突破,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原始创新、技术突破的源头供给。

同时,还将布局“科学家小镇”建设,编制南口新市镇建设方案,启动两业融合示范园区一期建设,实现能源中心完工,推动教师公租房、虎峪电力工程和再生水保障工程开工,提速科学家公园二期前期工作,推进配套道路建设,继续争取两业融合市级政策支持,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试点,打造高品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本报记者 周美玉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