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年代剧,大家都不陌生。说起近期最火爆的年代剧,恐怕非《小巷人家》莫属了。以抖音为例,热映期的几天内,只统计“小巷人家”“小巷人家开播”等几个话题,累计播放量就达到了35亿。《小巷人家》在2024年的电视剧中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电视剧。
像众多的观众一样,笔者平时也十分喜欢看那些有着浓郁时代气息和生活底蕴的年代剧。笔者在观看了这部电视剧之后,发现是名副其实的好剧。每天看时都会目不转睛,并能引发共情。
那么,为何在电视剧中,年代剧能横跨所有年龄阶段的观众,成为人们都津津乐道的话题和收视节目呢?通过比较近年来观看的几十部年代剧,笔者发现这些优秀的年代剧,常常透过这些家长里短、日常琐碎的生活场景,通过小人物的生活奋争,来揭示时代的变迁,反映时代的风貌和精髓。最特别之处,就是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塑造时代群像,揭示人间的真善美。
年代剧并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文化专属,也是年轻人了解社会,打开时代的一把金钥匙。年轻人对没有经历的过往,一方面通过家人来还原,一方面就可以通过年代剧这样的影视节目来获取。而那些优质的年代剧,就成为了中老年人的集体回忆,也成为了年轻人打开历史的桥梁,调查显示,93.2%的年轻人渴望更多感人至深的年代剧。最终优质的年代剧还因为格外引发人们的共情和共鸣,从而会成为一个时间独特的文化现象,会成为各个年龄阶段的集体文化狂欢。
从《小巷人家》到近年来的《繁花》《南来北往》《都挺好》《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人世间》《人生之路》等,一个个霸屏的年代剧,不仅仅是一声呼唤,更是一种深情的感召,把人们心中的所想所思通过荧屏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全方位地展现出来。于是,这样的年代剧就成为了广大观众的代言人,也就是时下流行的词——嘴替。
年代剧不同于历史剧、偶像剧、谍战剧,反映的大多是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以及街巷见闻,都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然而正因为这些独特的艺术特质、生活品质,却铸就了年代剧观众的普遍性。以《小巷人家》为例,该剧以20世纪70年代末的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为背景,通过庄家、林家和吴家三大家庭的生活变迁,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与奋斗。剧中展现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常见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缩影,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笔者认为,正因为年代剧承载了无数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意义,让观众得到心灵慰藉和情感寄托,更构成了一种情感释放。
年代剧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观众感悟了生活,发现了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年代剧不仅仅展现人间的疾苦,还能让人看到希望。也就是通过每个人物的不断奋斗,家国情怀,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正如很多人所看到的那样,年代剧通过小人物反映大时代、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因此,年代剧正如潺潺溪水,于无声处,滋润着观众的心田,也如同时代的号角,在唤醒人们沉睡的记忆,让观众加深对生活的理解。这些优秀的年代剧,不仅仅是对以往时代生活的还原,还是时代流光机,更是一次次唤醒心灵——让我们重新发现生活、审视生活,激励起奋斗的勇气,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