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3上一版
 
匠心筑精品 副中心有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5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匠心筑精品 副中心有我

市民在展板前打卡拍照
北京雕漆技艺传承人王慧茹(右)展示漆器作品
观众欣赏由木料制作而成的风雨桥模型
观众在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馆长王文旺(右二)的讲解下动手搭建木拱桥
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玉成(右二)演示玉雕设计技艺
▲观众驻足观看三庙一塔模型,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
 

聆听劳模工匠讲解,合作搭建木拱桥,体验玉石打磨抛光……近日,由通州区总工会联合区文旅局主办,区妇联协办,区劳模协会承办的“弘扬工匠精神 引领匠心传承”——北京城市副中心劳模工匠传统技艺成果展在通州区图书馆举办。

展览分为“榫接千年韵 卯锁匠人心”“玉韵天成 雕魂不朽 ”“金丝点韵 珐琅绘梦”“漆彩华章 雕艺凝辉”四部分,分别展示了王文旺、张玉成、熊松涛和王慧茹四位“通州工匠”的百余件精美作品。展览现场设置体验区,吸引了观众热情互动。“天子之六工,木匠列其一。我的职责就是让古老技艺跨越时空,融入现代生活。大家看这座拱桥的承重力大,而且还能节约木材。”多位观众在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馆长王文旺的讲解下动手搭建木拱桥、拆装鲁班锁。在玉器体验区,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玉成演示玉雕设计技艺,并指导大家体验手工打磨抛光玉石。“我出生于琢玉世家,从事玉雕工作50年来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相料、解料、设计、雕琢,在实践中坚持守正创新。带徒授艺时,我希望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递给徒弟们。”张玉成说。

“传统漆器以朱红色为主,多年来,我们精心研发出了创新色。这款荷韵雕漆赏瓶的创作灵感源于夏季的大运河,我们用白色和蜜蜡色的漆料做成漆器,展现波光潋滟和河畔的百亩荷花。”北京雕漆技艺传承人王慧茹说。“景泰蓝即铜胎掐丝珐琅,位于‘燕京八绝’之首。传统的景泰蓝是铜胎制成,我们研发出改良版的银胎景泰蓝制品,银的反光性、延展性较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传承人熊松涛介绍。

现场观众表示,本次展览是开展“副中心有我”建功立业行动的一次生动实践,将激励广大职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投身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本报记者 宗晓畅/文 曹立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