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孙艳) 记者从朝阳区两会获悉,今年,朝阳区将持续关注“老老人、小小孩”,建成6566个普惠托位,完善“首儿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育机构”的医育结合模式,同时根据老年人居家、社区、医疗机构等不同养老场景提供方便可及的医疗服务。
针对“一老一小”,朝阳区将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新跨越。2024年,朝阳区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八里庄儿童成长中心。全区新增幼儿托位4442个,托位总数达1.1万个。全部51家实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提供儿科诊疗、延时服务和周末开诊;持续深化市级“两个中心”建设,新转型建成1家老年护理中心、1家安宁疗护中心,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建设率和公立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率达到100%,加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
2025年,朝阳区将推广电子预防接种证使用,为儿童疫苗实地接种及记录查询提供便利。健全托育服务体系,鼓励街乡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办托,建成6566个普惠托位,加强与首儿所的深度合作,开展社区中心与托育机构的一对一帮扶指导,完善“首儿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育机构”的医育结合模式,让群众“能够托、放心托”。全心关注“一老”生命质量,根据老年人居家、社区、医疗机构等不同养老场景提供方便可及的医疗服务,促进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率提升至85%,巩固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急救和街乡办事处“手拉手”机制,搭建区级医养结合分级体系,探索“养老机构——社区机构——指导中心”管理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