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近年来,北京市统筹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全市已有14个区入选商务部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东城、西城两区入选商务部首批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数量均居全国城市首位。记者昨天从市商务局获悉,本市今年将推进便民生活圈全覆盖。
市商务局以生活便利性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率先在全国打造便民生活圈评价体系,从需求和供给2个方面,围绕满意度、建设能力、工作推进等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好不好”由居民说了算。同时,丰富消费业态,完善便民网点。
近年来,各区、街道针对“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等问题短板,因地制宜、“百圈百面”。在发展“一店一早”方面,推动更多品牌连锁便利店进社区,构建多层次的早餐供应体系;在补齐“一菜一修”方面,支持菜市场标准化、数字化改造,规范有序发展“小修小补”;在服务“一老一小”方面,推动建设完善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托育所等服务设施。此外,将便民生活圈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城市更新工作相结合,推动便民生活圈、养老托育圈、文化休闲圈等“圈圈融合”。
今年,本市将推进便民生活圈全覆盖,结合实际修改完善便民生活圈评价体系和验收指引,引导推动各区、街道因地制宜、精准补建完善便民商业网点。同时,加强示范引领,带动提升便民生活圈建设品质。指导推动房山、怀柔等区申报第五批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此外,联动相关区和优质企业,继续组织举办一刻钟品质生活节系列活动,结合市民需求,送服务进社区,激发社区商业活力,便利居民消费生活,提升生活服务业“温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