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西城通勤路上有了“烟火气”
丰台区170余项活动伴市民游客“花式”过大年
经开区打造为企服务新生态
高龄电梯“下岗” 让居民幸福感“稳升”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首创“亦企办”双闭环企业接诉即办新模式
经开区打造为企服务新生态

 

日前,2025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暨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其中,“实施为企服务集成行动”中将“持续发挥企业版接诉即办机制优势”相关内容纳入其中。而这一举措早已为经开区众多企业办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芯动科技就是其中一个。

芯动科技是一家新迁入经开区的企业,迁入前曾在原属地西安提交了年报信息。迁入经开区后,异地的系统信息尚未及时同步,导致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中,影响了正常项目申报。“当时我们非常着急,就到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咨询。工作人员立即帮我联系经开区商务金融局,经开区商务金融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和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取得联系了解相关情况,迅速办理材料同步、函件审核等问题,最终完成了紧急修复。”芯动科技有关负责人不到一周时间就查询到企业已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单,正好赶上了项目申报的截止时间,保障企业正常投资经营。芯动科技有关负责人说:“高效优质的服务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在此过程中,我也充分感受到了经开区优越的营商环境。”

经开区在全市首创“企业版接诉即办”模式,该模式的创新点在于,由一个部门即营商环境建设局统筹全区为企服务资源,梳理出涵盖企业全流程服务需求的“4+4”线上线下服务渠道,畅通全区企业诉求速递通道,确保接诉加速、办理提速、反馈提质。

与此同时,为确保每一件企业诉求均能得到圆满解决,所有的“4+4”渠道诉求均被统一纳入北京亦庄的“接诉—分派—办理—考评”接诉即办运行管理闭环和“统筹资源—强化研判—专项督办—建章立制”的“双闭环”模式之中。“第一个闭环解决了办理标准问题。所有来源的诉求都在统一的流程、标准、规范下得到处置,治理资源不足、服务管理被动、源头治理不深等传统为企服务难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第二个闭环解决的是长效治理的问题,接诉即办的庞大数据经过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政府的精准决策和敏捷治理,真正实现通过解决一件事来推动解决一类事。”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自“亦企办”双闭环企业接诉即办新模式运行以来,经开区积极发挥“数据治理”优势,重点剖析企业反映普遍、屡办屡诉的共性问题,将为企服务的好经验固化为制度规范,真正实现长效治理,推动治理模式从对单一个案的处理向深层次主动预防与综合治理转变。如前不久在全市率先落地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信用修复一件事”优化落地实施方案》就是这一模式下的典型成果。“通过数据汇集,我们了解到有很多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提出信用修复的需求,我们将诉求数据推送到政策制定部门,充分发挥‘一支队伍管执法’优势,创新性优化落地了北京亦庄的‘信用修复’制度。《方案》落地后,企业线下办理‘只跑一窗’,办理时限相较之前压缩三分之一。”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经开区依托“亦企办”创新打造了一次提交、一次踏勘、一次缴费、一次办结的“四个一”道路开口办理模式。过去企业办理道路开口业务时,往往需要往返于多个部门,还需进行至少2次的现场探勘,过程中的反复审批、复核耗费企业办事人大量精力和时间。通过全流程数据治理闭环实现了一次办结,现在最快可以15天办理完成,提速50%。“目前相关流程已经彻底打通,相信接下来有办理相关业务的企业,能在这一新模式的助力下,感受到经开区营商环境的‘加速度’。”相关负责人说道。

□本报记者 孙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