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路曼)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国资委获悉,市属国企持续加快ESG探索,扩面提质取得显著成效。在向公众递出一张高质量发展“新名片”的同时,国企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加快提升。
ESG是一种兼顾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而非单纯财务绩效的发展理念。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ESG披露是国企接轨国际发展的一张“新名片”,能够让公众看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截至2024年6月30日,北京58家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实现ESG信息披露全覆盖。此外,2024年北京还选取首钢集团、北控集团、京能集团、北京国资公司、北汽集团、北京电控、北辰集团7家一级集团开展ESG试点,进一步提升覆盖面。
2023年,市国资委首次指导编制ESG蓝皮书,成为继国务院国资委、广东省国资委后,全国第三个组织开展ESG评价的国资监管机构。2024年,“升级版”蓝皮书将覆盖范围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进一步扩展到市属国企,在ESG中国·京津冀社会责任发布会上集中发布,并首次评出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十佳案例。
目前,在北京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已有接近六成的企业在董事会层面设立ESG领导机构,较上一年大幅提升两成以上。京投交通科技、中关村科技租赁等企业纷纷设立ESG委员会;北京能源国际、北京建设、同仁堂国药等也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ESG战略制定、重大事项决策等,助推ESG建设“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