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街头巷尾年味渐浓。近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人头攒动。一场独具魅力的“过年——春节主题展”走入人们视野,带着大家在非遗中感受年味。
展馆前一扇造型精致的清徐彩门楼,吸引众人争相拍照。这个门楼集民间古建筑技艺、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于一体,已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2600平方米的主题展中,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展览以春节的重要时间节点为线索,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为主题线索,勾画串联起与春节相关的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0余件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关作品的展示以及展览期间多场次的展演互动,力争让来自各地的观众都能在展览中体验回家过年的亲切感受。
在序厅单元,人们了解着春节的起源和发展。冬至数九的消寒图、腊月迎新的京西太平鼓、立春之日鞭打春牛劝耕农忙的仪式……辞旧迎新单元描绘以腊八节为重要标志的忙年阶段。欢聚祝福单元讲述着除夕夜祭祖守岁、阖家团圆的场面。乐岁弦歌单元展现元宵节时龙舞狮跃、游园赏灯的景象。普天同庆单元中沉浸式的烟火演示让人流连忘返,各地人们欢度春节的照片墙上洋溢着张张笑颜。
“这个展览很有特色,不仅让我看到了很多非遗项目,还学到了很多有关春节的知识。”正在体验手工剪纸的参观者李娜说。精心打造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和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让观众直观感受着春节文化的风采神韵。
主题展期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定期组织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京展示展演,同时配套开展包括 “春节有好市 非遗馆里过大年”等多项活动,丰富春节期间主题文化产品和服务。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3月2日。
□本报记者 盛丽/文 曹立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