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晶)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市工商联等部门联合修订印发《北京市加强和改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聚焦本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城市运行保障以及新职业新业态等行业领域,创新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培训,积极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样板,为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支撑保障。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企业引入技工院校(其他职业院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合作,采取“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方式培养新入职人员及转岗员工,从而实现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推动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的目的。2015年,人社部启动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北京是首批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本市聚焦数字经济、制造业、康养等重点领域和急需紧缺职业需要,引导一批技能劳动者、劳务品牌从业者占比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参与,不仅在稳定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方面卓有成效,也促进了企业生产和城市运行保障效率有效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培养学徒3.6万余人。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