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市启动“河湖管理保护范围线”动态维护工作
“高效办成一件事”助力海淀大悦城开业提速
垃圾分类志愿行
北京市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区域创新示范联合体成立
怀柔区“弘扬时代新风 共筑美好生活”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举办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425条河流、80座水库……全员“划界”中
北京市启动“河湖管理保护范围线”动态维护工作
河边能开农家乐吗?跨河桥梁该怎么建?园林小品可以随意修吗?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北京市启动“河湖管理保护范围线”动态维护工作,对已划定的范围进行校核,助力北京水生态空间布局更加合理、高效。
 

河湖管理边界“亮明身份”

冬日里的大兴区永兴河畔,清冷的空气中,不时有市民信步岸边。不远处,一块石桩吸引了市民的注意,上书:“外扩9米为管理范围界”。

“这个界桩是近期刚立的,钉立界桩的目的是‘亮明身份’,起到明确河湖管理边界的作用。”北京市水务规划研究院综合规划所副主管刘冀宏介绍,自今年10月份以来,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北京市水务规划院等相关单位,启动全市河湖管理保护范围线动态维护工作,对北京市已划定的河流管理保护范围成果进行校核,为水生态空间管控再“加码”。

在北京市水务局综合信息平台上,点击北京水务“一张图”,打开“水生态空间管控”模块,从遥感卫星图片上看,河湖管理及保护界线——红绿双线清晰可见。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为基,2020年全市首次划定水利普查名录内425条河流等管理保护范围边界,并上到水务“一张图”。

“管理保护界线的划定是做好河湖管护工作的基础,只有明确管护范围,河道管理才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刘冀宏介绍,然而伴随着城市规划调整、洪水淹没范围变化、河道综合治理等,河湖面貌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对于已划定的河流管理保护范围成果,需要适时进行校核。”

本次河湖管理保护范围的校核,囊括但不限于水利普查名录内425条河流、80座水库、92处蓄滞洪区、5个地下水战略储备区等,重点针对已上图的河湖管理保护范围,梳理疑似问题,复核划定成果,为之后的更新调整奠定基础。

科学划定河湖管理“红线”

“市管河道和一级支流是我们调研的重中之重。”调研组专家丛晓红介绍,通过图上检查和现场踏勘相结合的方式,“锁定”疑似问题点位后,再逐个“按图出击”,进行实地走访、“把脉问诊”。

“借助河长制APP平台,并结合卫星定位软件,帮助我们对疑似问题点位进行现场定位和问题实时上传。”刘冀宏表示,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个别河道疑似避让建筑物、干支流划界交叉、管理范围线局部缺失、界桩与划线位置不一致等问题,还需综合分析、科学论证,加强与市区河道管理部门的沟通对接,及时纠偏河湖管护范围划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河湖管理保护范围线校核工作,将推动河湖划界成果实现‘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的转变。”

在基础设施建设、造林绿化、景观提升等涉水建设项目审批中,河湖管理“红线”也是把关的“底线”。“河湖管理界线作为涉水项目空间用地等审查的依据,为严格审批及出具专家意见提供重要支撑。”丛晓红表示,根据《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在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是明令禁止的,修路、建桥以及修建园林小品等均需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前报批,严禁“未批先建”。

强化成果应用 共护水清岸绿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相继批复永定河、北运河和潮白河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在潮白河等河道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中,统筹考虑防洪、生态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以准入清单和禁止清单形式明确了河道主流区、滩地淹没区等五大分区的空间保护与开发利用要求。”刘冀宏说,河湖管理范围线的维护更新与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相互衔接,共同助力水生态空间精细化管控。

此外,通过在河湖周边钉立界桩、设置标识牌等多种形式,以醒目的“姿态”明确标识河湖管理保护范围,有助于公众进一步提升河湖保护意识,共护水清岸绿。

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北京市首次完成河湖管理保护范围划定以来,河湖划界成果已充分应用到涉水建设项目审批、日常巡查执法等专项行动中。

截至目前,北京市水务规划院已组织专家完成现场调研河道长度超过3000公里。“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前期调研成果及时总结,优化调研方式,加快完成河湖管理保护范围线的校核,推动构建河湖管理保护范围维护更新的长效机制。”北京市水务规划院综合规划所负责人叶冬冬表示。

□本报记者 孙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