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工匠学堂实效、激发企业职工创新创效活力,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总工会出台《工匠学堂资金补助分类指导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工匠学堂资金补助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准施策,对辖区街道、社区、企业工匠学堂实行分类补助。(12月20日《工人日报》)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据报道,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总工会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聚焦建设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着力加强工匠学堂建设,并出台优惠政策,持续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如此次出台的《规定》就提出,凡由北仑区总授牌命名的各级工匠学堂,根据申报内容,街道工匠学堂最高给予5万元资金补助,社区工匠学堂给予1万至3万元资金补助。据统计,2024年北仑区已建立各级工匠学堂107家,北仑区总工会补助额度近百万元,推动培训产业工人3万人次,打通职工成长“快车道”。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职工要想在本职岗位上展现能力才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就必须持续提高个人专业技能水平和素质修养。为此,该《规定》还鼓励企业工匠学堂发挥潜能,多开展职工创新创效、技能提升、技能竞赛、工匠评选等活动,实行技能自主评价,建立技能与收入挂钩制度等,视情况分别给予不同金额的补助,每家企业补助最高可达10万元。
毫无疑问,工匠学堂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实现技能素质提升和技术技能创新的“孵化地”,不仅为产业工人提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平台,成为技术创新成果培育、展示、交流和转化的载体,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技能型人才培育,还能有效提高新时代产业工人素质,更能全面带动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期待有更多工匠学堂落地,助力更多职工成长成才。□王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