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欣欣)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北京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专项治理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本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506起,同比下降12%。据悉,为防范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明年本市将为400个老旧小区电梯安装智能阻车器。
生产安全事故“双下降”
今年前11个月,北京生产安全事故实现“双下降”,未发生重特大事故。会上,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初步统计,2024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本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死亡事故279起、死亡294人,同比2023年减少92起116人,分别下降24.8%、28.3%。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大多数地区安全事故压减效果明显。本市17个地区中,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平谷区、怀柔区、延庆区等11个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2023年“双下降”。东城区、昌平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2023年持平。
在全市开展的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市安委会成立13个明查暗访组,聚焦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城市运行、施工动火作业等重点领域,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明查暗访,已抽查检查单位230余家,发现整改问题隐患640余项。
针对重大隐患,本市建立“零报告”和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对挂账重大隐患开展“点对点”临期提醒、到期预警和超期警告。目前,“企安安”记录企事业单位台账35万家,各单位排查报告重大隐患992项,整改率96%。
电动自行车火灾同比下降12%
会上,北京市消防救援局通报,今年以来本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506起,同比减少68起,下降12%。从起火原因看:电池故障398起,车辆电气线路故障68起,充电器故障和外来火源引发的40起。从起火状态和时间看:停放206起,行驶128起,充电172起。
近年来,为防范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消防部门对突出问题和小区开展治理,与12345热线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对热线反映的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协同相关部门和属地进行集中查处。同时,定期在全市集中开展排查行动,依法查处违规停放充电管理不到位的单位以及拒不改正的个人。
在技防手段建设方面,本市推动有电梯的建筑安装电梯智能阻止器,在无电梯的住宅小区、平房院落以及村民经营性自建房安装智能电气监控系统,以及应用“一车一池一码”防控技术。明年将为400个老旧小区电梯安装智能阻车器。同时,利用媒体常态化宣传提示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及防范措施,曝光典型案例,在楼门户门张贴警示海报实现全覆盖。
全市充电接口保有量达到134万个
会上,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持续加强电动自行车和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强化电动自行车目录管理,对多次发现违法行为的企业实施目录申报限制。目录内现有车型138款,涉及30家企业的18个品牌;随车锂电池生产企业4家、铅酸电池生产企业3家。
同时,城市管理部门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等专项工作统筹推进,2024年共建设充电设施接口38.9万个,全市充电接口保有量达到134万个,消除充电设施空白与不足点位423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