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男朋友有了心事却不愿表达, 我该如何宽解他?
风雪寂寥伴寒冬,食养兼顾益身心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4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雪寂寥伴寒冬,食养兼顾益身心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过后就开始数九,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候到了,人体体内阳气刚刚生发,比较弱小,此时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发挥其滋补功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起居有度,早睡晚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冬三月应“早卧晚起”“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室内温度18℃至23℃之间比较合适。在穿衣方面,遵循“内薄软、中保暖、外防风”九字口诀,内衣应以薄、软的棉织材质为主,中层衣服则保暖性要强,羊毛、羊绒、纯棉材质最合适。外衣则要以防风为主,面料要致密,不宜穿着毛线编织的外套。

多泡脚可有效帮助保暖。泡脚一定要坚持,但水温不宜过高,时间15分钟,不宜过长。

冬天的中午是晒太阳最宝贵的时间。晒太阳能让人体阳气与天地阳气相通,使气血经脉畅通,尤为适宜阳虚体质。另外,冬至后可做自我保健按摩,揉搓手掌对健康大有裨益。人的手上有六条经脉,并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鱼际、合谷等。

适当进补,清淡饮食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适当进补尤为重要,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两类。食补方法一般可选羊肉、鸡肉、鹅肉、鸭肉等。对于不宜食生冷又不宜食燥热的人,可选用枸杞子、红枣、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

此时,中老年人宜温补,可以选用温热助阳之品来扶阳散寒,如生姜、肉桂、胡椒、羊肉、牛肉等。其中生姜温阳的作用就很明显。但对于平常就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喜冷饮的阴虚质来讲,这时反而是要吃些藕、黑木耳、银耳、甘蔗、梨、百合、山药、鳖、海参、阿胶等以滋阴;若是平时就有口苦口干,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症状的湿热质则更不能吃这些助热之品,要多吃些丝瓜、赤小豆,饮绿茶、花茶以清热利湿。陈皮胡椒鲫鱼汤温中健脾,行气活血,非常适合数九寒天食用。

此外,冬至后可多进食坚果。坚果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素等,并含有大量具有抗皱纹功效的维生素E,因此对防老抗癌都有显著帮助。

动中有静,不宜高强度锻炼

冬季寒气较重,人体气血相对凝滞,运动应宜缓宜微汗。锻炼有利于气郁质的人调畅气机。冬季外出锻炼应注意保暖避寒,尤其是平素就自汗、气短的气虚质特征的人要避免过度出汗。要在动中求静。运动量不宜过大,可常做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

晨练安排在早上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高血压患者如果晨练太早,气温太低会使血管骤然收缩,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可能引起心绞痛发作。

冬季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运动时让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即可。

乐观畅达,消除烦闷

春夏为阳,气候温热;秋冬为阴,气候寒冷。人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生理上的变化,冬季的3个月,天气非常寒冷,应重视保护阳气,不要使阳气过度耗散。

冬至阴气很重,要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与乐观,不为琐事劳神,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快乐平和的心态,振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的乐趣,消除冬季的烦闷。

□黎洁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