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盛丽)上线两个多月以来,北京市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系统监管成效初显。记者近日从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获悉,截至11月末,监管系统以北京市房屋租赁服务平台获取备案数据为基础,获取备案合同6.6万笔,累计应纳入监管资金2.3亿元,其中押金占99.5%。因租赁合同到期或提前解约,退款609.9万元。头部企业已完成签约纳入监管。
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防范资金风险,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北京市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暂行办法》,并于今年10月1日上线实施。《办法》引入市资金中心作为第三方独立监管机构,开发建设了专门的资金监管业务系统,强化对住房租赁资金全流程的监管,防范住房租赁企业经营风险,保障租赁当事人押金和租金安全。
数据显示,大部分合同都能按时纳入监管。年轻人是租房的主力,30岁上下的占到八成。“押一付三”的支付方式超七成,成为主流。租赁企业已逐步规范了租金和押金收取规则,基本达到了政策预期效果,避免了“资金池”形成,有效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