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支撑
工会文体驿站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推进工业遗产保护 增强城市文化底蕴
调整完善目录
围炉煮茶 安全隐患莫忽视
多方合力,筑牢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
为户外运动 系好“安全绳”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工业遗产保护 增强城市文化底蕴

 

旧厂房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创空间,昔日仓库变身打卡胜地……冬日,工业游成为辽宁文旅消费的重要选择。借力文化旅游业发展,辽宁多处工业遗产被创意唤醒,沈阳红梅文创园、朝阳1958科学乐园、大连三十七相等,以崭新面貌走进百姓生活。(12月15日《经济日报》)

工业遗产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是我国工业文明的重要载体,也见证了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是我国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工业遗产文化价值逐渐得到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保护好工业遗产,挖掘工业遗产文化价值,传承工业文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工业遗产“活”起来,不仅能增强城市文化底蕴,也能更好地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各地要把工业遗产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在加强先进制造硬实力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工业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加强工业遗产管理,强化保护力度,展现传统工业集群面貌,展现工业文化独特魅力。要让工业遗产融入现代生产生活,讲好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工业故事,彰显民族工业自立自强精神,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感染后人。

各地要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保护和利用好工业遗产“宝藏”,传承工业文化,赋能制造强国建设、添力高质量发展。

□潘铎印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