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高技能人才已超过6000万人,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崇尚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型升级提供澎湃动能。随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更加需要传承弘扬好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起磅礴力量。
鲁班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重要精神力量。近年来,作为鲁班故里的山东曲阜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拓展实践阵地、丰富研学课程等途径,讲好“鲁班故事”,传承工匠精神。(11月27日 《光明日报》)
鲁班,这位我国古代杰出的工匠大师,他发明的许多工具,不仅在当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是为后世工匠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工匠精神承载着传承千年的技艺和智慧,更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力量源泉。
国之重器,始于匠心,惟匠心以致远。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全面崛起,肇端于手工业实践的工匠活动,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彰显出跨越时空的深厚意蕴,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我国大国工匠群体特有的精神品质,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国高技能人才已超过6000万人,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崇尚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型升级提供了澎湃动能。随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更加需要传承弘扬好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起磅礴力量。
传承弘扬工匠精神,要大力营造劳动的浓厚氛围。各地各部门要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动力,加大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讲好工匠故事、褒扬工匠情怀、涵养工匠文化,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要打造加强职工思想引领、开展工匠精神培育和弘扬的平台,引导广大劳动者见贤思齐,激发全社会的劳动热情、创造活力,汇聚起亿万产业工人创新创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无穷智慧和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传承弘扬工匠精神,要充分激发劳动者的聪明智慧。广大劳动者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以崇尚完美、追求卓越、达至极致的理念和乐干、细干、巧干的实践,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涵养工匠精神,以自我革新的勇气打造和锤炼自己,磨砺过硬本领,在拼搏中不断超越自我、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
传承弘扬工匠精神,要厚植培育工匠的沃土。要加大对技能人才和工匠培育的政策支持、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营造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让技能人才创新有舞台、成才有支撑、奋斗有回报,推动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不断涌现。要完善工匠培养、选树、使用、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提升工匠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制定与工匠贡献相适应的经济待遇标准,提升工匠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领广大劳动者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