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路曼) 近日,第二届链博会主题活动——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暨“一报告两指数”发布会在京举办,会上首次发布2024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以及中国贸促会研究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研发的全球供应链连接指数。
作为全球首次站在工商界立场、以供应链促进为主题的研究报告,2023版《报告》构建的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模型,包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双边经贸规则、主要经济体国内政策、技术进步、金融服务等五个维度,在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工发组织进行了多次分享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和WTO各成员代表的认可。
2024版《报告》应用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模型,全面梳理总结出全球供应链促进体系的最新态势。一是全球物流、通信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朝着兼顾效率与安全的方向发展,展现出一定的韧性,保障全球供应链有效连接;二是随着全球供应链向着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涌现出了一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的多双边经贸规则开始探索新领域的规则制定;三是主要经济体通过立法保障关键产品供应链韧性,强调关键原材料的本土化供给,加强供应链风险监测与预警;四是新技术涌现速度有所加快,技术进步助推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五是国际金融机构、各国政策性银行不断推出新产品,优化、丰富金融供给,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运转。
此外,根据本届链博会设置的六大链条,2024版《报告》还包括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集成电路、风力发电、咖啡、棉花等6个分报告,并绘制了相应的全球供应链图谱,清晰展示了这6条全球供应链的上、中、下游分布,以及每个环节占据优势地位的经济体和企业。
研究发现,2018至2023年,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明显上升,促进指数从0.27升至0.66,增长144%,表明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处于上升态势,全球供应链的发展环境总体向好。
根据“一报告两指数”的研究结论,主办方建议,要以开放合作促进全球供应链畅通,坚定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要以科技创新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鼓励国家间科研合作,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要以基础设施联通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维护金融基础设施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