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42个优秀项目提供综合性创业服务
北京建立4级响应机制应对地铁运营突发事件
数家单位消防中控室“失联”被处罚
昌平国际医疗器械城(西区)首期项目将于2029年投用
前三季度717家首店落地京城
大兴区“四大产业集群”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通州区启动“头雁工程”项目特级校长工作室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建立4级响应机制应对地铁运营突发事件

 

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近日,市交通委发布《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以下简称《预案》)。《预案》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分为四级,并视情扩大响应。

新修订的《预案》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因列车撞击、脱轨,设施设备故障、损毁,大客流冲击、恶劣天气、大面积停电等情况,造成列车延误、行车中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确定了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响应、恢复与重建、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方面工作。

《预案》明确了组织机构与职责,并建立监测与预警机制。其中,对可能导致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进行分析并及时向相关岗位人员发出预警,采取措施并按规定报告。对于因突发大客流、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影响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要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以及车站和列车乘客信息系统向社会公众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预警信息发布后,相关部门要及时响应,做好应急准备、防范措施和宣传引导。预案对轨道交通系统内设施设备及环境状态、突发大客流、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不同类型预警后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比如,对于自然灾害预警,要加强对高架线路、地面线路、轨道行驶区、车辆段(停车场)、变配电站等重点区域进行检查巡视,加强对运营线路关键设施设备的巡查检修、状态监测和应急值守,必要时可组织专家会商,确保重点区域安全、重点设施设备运行可靠。

《预案》要求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分为4级,由高到低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并视情扩大响应。

《预案》规定,因设施设备故障原因,导致高峰时段重点线路列车运营延误5分钟以上,或其他线路运营延误达到10分钟以上,非高峰时段列车运营延误达到20分钟以上等情况将启动四级响应;因列车故障、接触网断电、异物侵限或天气等原因,导致高峰时段重点线路运营中断达到20分钟以上40分钟以下,或其他线路运营中断达到30分钟以上1小时以下,非高峰时段运营中断40分钟以上2小时以下等情况将启动三级响应;发生轨行区积水超过钢轨轨面等原因导致线路无法正常运行,以及车站站区因大客流原因,发生拥挤、踩踏等严重群体性事件或列车冲突、倾覆、分离,钢轨断裂等情况时,启动二级响应;发生桥隧结构严重变形、坍塌,路基塌陷等情况将启动一级响应。

《预案》还对队伍保障、通信保障、装备和物资保障、技术保障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并要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早晚高峰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调度处置专项演练,至少每年组织1次综合联动实战演练。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