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孙艳)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发布,今年1至10月,本市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1%。优良天数234天,同比增加16天;重污染2天(含1天沙尘影响),同比减少6天。
今年以来,本市深化“一微克”行动,统筹蓝天保卫战2024年度措施落实,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含绿量”提升,组织实施以旧换新补贴相关政策,促进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货车和大中型客车报废更新、实施建筑工程等领域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补贴实施细则,推动老旧车(机械)淘汰更新。印发加快国四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促进更新方案、加快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化工作方案,激励、促进新能源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替代。
统计数据显示,10月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95.7万辆,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比率持续增加至近三成。
同时,实施餐饮油烟废气高效净化装置更新补贴实施细则,鼓励餐饮业更新环保治理设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全面实施施工、道路、裸地扬尘及沙尘天气降尘“四尘”共治,对尘负荷高的道路开展重点整治,鼓励行业部门组织施工单位积极创建“绿牌”工地,试点推广应用基坑气膜全密闭施工技术。1至10月本市道路平均尘负荷同比下降9.3%,绿牌工地比率由2月的8.8%上升至46%。
当前,本市全力开展秋冬季攻坚,供暖清洁化改造加快推进,截至10月底,完成918蒸吨燃气锅炉深度治理,17台燃油锅炉清洁改造,全年任务提前完成。鼓励企业“创绿”,全年累计推动87家纳入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清单的企业完成提级治理达到A级、B级;D级企业减少2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