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国产医药工业开启创新“加速跑”
濒危物种普氏原羚数量恢复至3400余只
落地近一个月,支持资本市场两项新工具进展如何?
教育部:艺考招生高校不得参与考前辅导
“一次挂号管三天”“先看病后付费”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4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次挂号管三天”“先看病后付费”
——成都出实招缓解“看病难”
 

“三天内拿到报告直接去找医生就行,免去了再次挂号的繁琐和花费。”最近刚在成都崇州市中医医院看完病的市民李婆婆说,以前看病,如果需要进行检查,可能第二天才拿到报告,就需要进行二次挂号,经常要来回跑好几趟,现在方便多了。

记者走进成都崇州市中医医院,只见一楼门诊大厅进门处的“一次挂号三日内复诊免费”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导诊护士不时为患者们普及此项挂号新措施。

为了让患者复诊更快、更方便,成都崇州市中医医院的信息部门还重新对挂号系统进行了升级调整。“医院通过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判断出符合‘一次挂号管三天’条件的患者,系统后台就会自动给这些患者分配序号,患者可按序号等候就诊。”成都崇州市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罗励耘说。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从2023年8月开始试点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一次挂号管三天”是指72小时内,患者挂号就诊时,因检查、检验当天不能完成或者获取检查结果,尚未完成诊疗,可携带初次就诊的挂号单到医院同一科室复诊,无需再次缴纳挂号费。据成都市部分医院统计,该措施实施后,在日均门诊量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避免重复挂号。

除了“一次挂号管三天”,成都市还在18家医疗机构试点信用就医制度,可以先看病后付费。

记者从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所谓信用就医,就是指通过政府支持、银行支撑、个人授信,实现自费就医居民“先看病,后付费”的就医模式。

今年7月,成都市“信用就医”服务在18家试点医疗机构正式上线试运行,此次成都上线的“信用就医”服务聚焦不同人群,推出了“离院付”“亲情付”和“分期付”三大功能板块。“离院付”是在线挂号确认使用“信用就医”后,就诊费用直接使用专属额度支付,无需排队缴费;“亲情付”则是解决“一老一小”难题,绑定家人账户,轻松共享信用额度,让陪护就医更方便;“分期付”则针对临时困难群体、低收入群体、特殊群体,提供了单独设定的优惠利率,且最长59天免息,有效缓解市民看病就医的资金压力。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信用就医”建立了数字化的信用评价模型,该模型覆盖了超过2100万的常住人口。上线3个月,成都累计授信额度已达526.3万元。

“一次挂号管三天”已在成都市59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今年年底将实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覆盖;“信用就医”已在成都18家医疗机构试点,同时有47家医疗机构正在开展前期对接工作……创新诊疗模式,优化就医体验,当前,成都市的系列便民政策正在持续扩展。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