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我又来啦。快给我的头发来点‘魔法’吧!”近日,中建三局数字公司榆林棚改项目瓦工张腊生一边摸着自己的头发,一边笑呵呵地走进了项目现场的爱心理发室。(11月15日《工人日报》)
刚到项目部时,张腊生每次出门理发都得蹭同事的车,来回需要两个小时。公司工会推出“我为工友谋幸福”系列措施后不久,他就发现生活区转角处新挂了“爱心理发室”的牌子。该公司还设置了爱心健康室、爱心文体区、爱心安全馆、爱心便利店等爱心驿站,让职工们“足不出项”就能享受到理发、日常体测、文娱活动、日常采购等生活便利。
中建三局数字公司的爱心驿站,空间规模不大,招牌也不怎么耀眼,但很受职工欢迎。究其原因,一是驿站离职工“身近”。这些爱心驿站都建在职工生活区,职工“足不出项”就可以享受到相关服务,非常便捷。二是驿站离职工“心近”。不论是理发、购物,还是文体活动、日常体测,都是职工离不开的服务项目。理发室、健康室、文体区、便利店等爱心驿站,是按照职工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真正服务到了职工的心坎上。
现实中,项目工地建设者群体普遍存在业余文娱生活匮乏、生活不方便的问题,需要有爱心驿站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关服务。中建三局数字公司设置的爱心驿站,其实只是一个个“服务点”。但“小站点”彰显“大关爱”,既让职工切身体会到关怀、温暖和尊重,同时也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希望相关单位和工会组织为项目建设者建设更多爱心驿站,让更多的项目一线职工能享受到“零距离”的暖心服务。□余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