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要优化社会环境和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让更多农民工成为技能人才、“大国工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战略性、全局性决策部署。在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方面重点提到,要“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11月15日《经济日报》)
农民工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社会群体,广泛分布于制造、建筑、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千千万万的农民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农民工是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群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97亿人,且规模总量呈稳中有增态势。近些年来,随着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农民工群体学习文化知识、提升技能水平自觉性的增强,如今的农民工群体中,有不少人已成长为专业技能人才、劳动能手,广泛分布各个行业中,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
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农民工技能水平偏低,其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高,难以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着力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不仅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战略性举措,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然要求。
加强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素质提升。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面向广大农民工群体开展大规模、广覆盖、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技能提升和就业创业,促进更多农民工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致富之路,使他们更好适应现代化产业的要求和市场需求,促进提升经济竞争力。企业与人社部门、职业院校等要形成合力,根据农民工不同知识结构、技能基础和就业意向等情况,分类组织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新职业新业态培训和创业培训等,优化就业服务与技能培训衔接融通,让更多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让他们在新时代舞台有更大作为。
完善制度机制,为农民工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劳动保障。要更好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保障,让农民工安心工作、稳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劳动保障制度,创造条件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改善劳动条件,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制度政策,提高农民工的薪资和待遇,扩大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等,让农民工充分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营造关爱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服务,增强农民工对城市和社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产业工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要优化社会环境和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让更多农民工成为技能人才、“大国工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