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联体”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次创新。它不再将教育的责任仅仅局限于学校,而是将家庭和社会纳入其中,形成了一个以学校为圆心、各方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这样的机制有助于打破教育资源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从而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教育环境。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方案》提出,要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力争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11月1日 新华网)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预示着未来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更有效地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资源,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教联体”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次创新。它不再将教育的责任仅仅局限于学校,而是将家庭和社会纳入其中,形成了一个以学校为圆心、各方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这样的机制有助于打破教育资源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从而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教育环境。
在这一机制中,政府部门的角色至关重要。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统筹领导的作用,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协同育人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家长提升育儿能力,为家庭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育部门作为“教联体”中的核心力量,承担着引领和协调的重任。在与各部门、社会资源单位的协调联动中,教育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学校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服务。同时,教育部门还要积极引导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协作,共同研究解决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学校在“教联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育人工作的主阵地,学校不仅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更要成为连接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学校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教联体”,通过联合各方责任、资源和空间,共同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同时,学校还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当然,协同育人工作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各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社会资源单位等都需要在各自职能范围内积极落实育人责任,与学校建立紧密的工作对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协同育人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真正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的发布,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它不仅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还为构建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家校社共绘育人同心圆”的美好愿景将成为现实。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