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美玉)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静态交通行业干部履职能力培训会上获悉,本市持续挖潜增加机动车停车位,年内实现中心城区累计新增错时共享车位1万个,挖潜新建车位1.5万余个,缓解居住区“停车难”。
为全面改善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今年9月,本市针对全市53个一级轨道站点,年底前全部完成攻坚治理,采取新增停放空间、重新施划标线标识、实施电动车和共享单车分类分区停放等方式,在设施完善和环境治理方面取得可视化效果。
为缓解居住区停车难,北京交通部门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统筹路内、路外、公共空间的停车资源,运用挖潜建设、错时共享、居住认证、居住区内规范管理、严格违停执法等手段,持续挖潜增加停车位,优化市民出行环境。
今年北京交通部门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挖潜停车资源,开展错时共享停车试点,目前海淀、石景山、密云、门头沟、平谷等区先后推动一批试点,在满足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将单位内部停车场部分车位向周边居民开放共享使用,目前累计新增1万个有偿错时共享车位。
此外,交通部门利用边角空地、闲置场所新建一批停车设施,着力缓解居住区停车难,结合街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充分挖潜居住区内空间,累计挖潜新建停车位1.5万余个。东城区大方家胡同西口立体停车场项目改造前为边角空地,后通过建设三组负一正二升降横移式机械立体停车楼,为附近居民提供车位 93个,有效缓解周边朝阳门南小街小区等多个社区停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