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图书馆迎来111岁生日,精心策划“首图开演了”系列活动。图书馆之夜第二季《奔赴诗词山海》活动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拉开帷幕。沉浸式国潮古风集市在银杏谷热闹开街,吟诗作对、解密谜题,解锁穿越体验。
跨越111年历程,首都图书馆收获累累硕果。从1913年鲁迅先生参与创建三馆,到1956年首都图书馆正式定名,再到现在形成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北京城市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大兴机场分馆“一馆三址”的新格局,首都图书馆始终坚守“服务于普通民众、普及文化知识”的办馆宗旨。如今,更是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个性化、标准化、身边化,让读者畅享零门槛、全年龄、全时段、免预约普惠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让知识、书籍和文化触手可及。
去年12月27日,首都图书馆在城市副中心投入运营的北京城市图书馆开放。开馆88天迎来百万读者,开馆9个多月,到馆人次已突破335万。读者平均停留时间为2.5小时,约10%的读者停留超过6.5小时,举办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近1200场,参与人次近1300万。10月,北京城市图书馆更是从全球10个国家的16家图书馆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颁发的“2024年度公共图书馆奖”,这是我国首次荣获此项世界公共图书馆界最高荣誉。
首都图书馆以书为媒,邀请读者“一起读、一生读”,率先在全市推行信用免押金读者证,读者通过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认证,即可免押金办理读者证,让所有读者零门槛借阅书籍。将“阅享京彩”网借平台的服务范围推广至京津冀三地,三地读者可通过首都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阅享京彩”网借平台,选择“送书上门”服务方式借还首都图书馆图书。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之时,首都图书馆发起《终身阅读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共同致力于推动阅读事业的发展;发布“首都图书馆终身学习平台”“首都图书馆终身阅读平台”两大平台,为读者提供全新的数字阅读体验和一生的学习助力。倡议成立大运河沿线图书馆联盟,中国大运河途经的8家省级图书馆全面开展跨区域文化交流和资源共享。
下一步,首都图书馆将继续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边界,不断开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本报记者 盛丽/文 曹立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