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三岁了,经常会因为被拒绝而委屈地大哭。比如,小朋友拒绝和她一起玩,她会很伤心,眼泪汪汪地来找我们;去商场偶尔乱摸东西被导购善意提醒,她也会马上委屈巴巴地望着我们哭……其实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每次看到她委屈的模样,我们一方面很心疼,一方面又很担心,感觉这孩子一点挫折都受不了,今后怎么步入社会。请问: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被拒绝”的情况?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你所描述的孩子“害怕被拒绝”的情况,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相同的情况。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即使已经是大人的我们,很多时候也会“害怕被拒绝”。例如,部门召开工作会议时,别人都侃侃而谈,自己明明打好了腹稿,却因为害怕自己的想法会被嘲笑、自己的建议不受重视,最终也没有开口;朋友聚会时,明明很想参与到话题中,却总是担心说错话导致冷场、不被接纳。所以热闹都是别人的,自己只会沉默寡言地当个旁观者。
年龄较小的孩子在面对被拒绝时,会通过表情、情绪、语言、行为等来表达出来,就如你的孩子,会通过眼泪、眼色来表达、求助。年龄再大的孩子,甚至是成年人,则可能直接逃避,选择不去参与“可能被拒绝”的活动,例如,不参加社交、做事犹豫,在做事或社交时,一旦感觉可能被拒绝,就会默默退回舒适区。所以,你家孩子这种情况,反而是你们引导孩子坦然、大方、自信地面对拒绝的合适时机。
专家建议:
研究发现,儿童时期被拒绝的经历可能会逐渐被个体内化为一种心理特质,使得个体在成年以后对人际交往中的拒绝信号非常敏感,以至于与人交往时总是产生回避和恐惧心理,变得不敢提要求。也就是说,幼年时没能好好消化“被拒绝”这件事的人,长大后更害怕和人打交道。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孩子“被拒绝”的勇气。
告诉孩子“被拒绝”很正常。“被拒绝”似乎是人最深的恐惧之一,因为它包含着一部分理想自我坍塌的过程——“我以为自己是受欢迎的、有地位的、可爱的,但我被拒绝了,原来真实的我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重要。”这种自恋被戳破的过程,往往会使人产生很深的羞耻感,导致下次遇到困难时,很难再开口向人求助。我们需要告诉孩子“被拒绝”很正常,我们跟别人提出需求的时候,别人有可能答应,也有可能拒绝,即使被拒绝了,也不等于我们整个人都被否定了,我们依然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
帮助孩子向外归因“被拒绝”这件事。有研究发现,当我们倾向于从外部归因被拒绝这件事时,就不容易受到打击,且更容易向前看。所以当小朋友因被拒绝而伤心难过时,家长可以帮助他们养成积极的归因习惯,例如:“某某拒绝和你去玩,可能是因为他太累了不想动,和你没有关系。”弱化被拒绝这件事和孩子本身的关系,把它看成是一件随机的、不可控的事,孩子才能拥有战胜被拒绝的能力,才不会每次都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这是我的问题”。
告诉孩子被拒绝后,还可以做哪些努力。世上的许多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都有回旋的余地,一时的拒绝并不代表永远都会被拒绝。通过努力,我们有机会实现“不可能”到“可能”的转变。所以当孩子因为被拒而感到束手无措时,家长可以教他这样做:首先问“为什么”:询问别人拒绝自己的理由,是否有什么难处、顾虑等;其次问“我可以做什么”:这可以激活对方的思路,让事情有协商的可能;最后提建议、做交换:如果对方想不出来,也可以自己主动提建议、做交换。
被拒绝从来都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只是我们漫漫人生中很常见的一种小挫折,正确地看待它,不过分地放大它的负面影响,孩子就能从中获得不菲的成长力量。
□本报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