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古爬行动物展厅闭馆了?”近期,不少来国家自然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对于没看到马门溪龙化石等标志展品略表遗憾。原来,展示该展品的古爬行动物展厅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暂停对外开放。
“遗憾是一时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升级改造,一定能为观众带来既有情怀,又极富观赏性的全新展厅。”国家自然博物馆展览策划部主任苗雨雁表示。
改陈升级将更名为“脊椎动物的崛起”
古爬行动物展厅的上一次布展时间还要追溯到2003年。21年前,古爬行动物展厅进行布展时,工作人员倾注了不少心血,每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但随着展陈技术和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展厅的布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原展厅顶部是单一的直接照明,这在当时是非常潮流的设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看来缺少变化和灵活性。”苗雨雁介绍。据了解,此次古爬行动物展厅的改陈升级主要从内部装修布置着手,在不改变建筑基础的前提下,让展览内容、设计风格、观众体验都更符合当下需求。
古爬行动物展厅作为“明星”展厅,拥有大量的“明星”展品,如井研马门溪龙化石、许氏禄丰龙化石、整窝瑶屯巨形蛋化石等。但由于展馆布展时间已久,不少展品需要清洁保养。此外,随着相关学科领域的迅速发展和国家自然博物馆科研团队的不断研究,关于古爬行动物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原有展馆的展览内容和化石标本等展品已经不能代表古爬行动物等领域的科研进展和最新科研成果。“既然是‘明星’展厅,我们就希望它能一直具有代表性,历久弥新。”国家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副主任王宝鹏表示。
据了解,经过历时近一年的展览大纲撰写、展品选择,古爬行动物展厅在改陈升级后将更名为“脊椎动物的崛起”。“这也是根据我们整个展览内容、展览动线的调整进行的名字变更。”王宝鹏介绍。
撤展后展品均回到藏品库
展厅需要将展品全部移出后才能进行改陈升级。那这些展品该如何运出?在闭展期间展品又将何去何从呢?
展厅中长达26米的马门溪龙因为其体型庞大,难以整体移出。面对这个棘手的难题,展览策划部与藏品管理部、地球科学部等经过多次讨论,决定采用部分拆除的方式。“马门溪龙经过这么多年的开放式展示,已经有不少污损之处,展品管理部会将拆除部分运至藏品库中进行修复。”苗雨雁说。
“九龙壁”也是展厅一件著名展品,因其镶嵌在墙壁内部,在拆除中会破坏其结构。“这是一件模型,我们在拆除前已经完成了扫描数据采集,以便未来用3D打印等技术翻模重建。”苗雨雁介绍,展厅内的展品撤展后,均回到藏品库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修复和清理,最大程度保护展品。
预计未来展厅内化石标本超100件
为更好地保留原展经典内容,部分重要展品如马门溪龙、永川龙等在展厅改陈升级后依然会出现在新展厅中。经过改陈升级,展厅将能容纳更多新展品,预计未来展厅内的化石标本将超过100件。
新展出的展品中不少都是来自近年国家自然博物馆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为推动古爬行动物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由国家自然博物馆复原羽毛颜色的赫氏近鸟龙也将出现在新展厅。
预计古爬行动物展厅的改陈升级将持续4个多月,国家自然博物馆会在第一时间公布展厅重新开展的时间。
□本报记者 盛丽 通讯员 席悦/文 本报记者 曹立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