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任洁) 北京市教委昨天印发《北京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其中提出依托北京市少年宫建立市级艺术拔尖人才学院,探索艺术拔尖人才的长链条、贯通式培养机制,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增加美育素养相关内容等具体举措。
《方案》提出,本市将持续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程,充分发挥其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鼓励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发融入北京特色的优质美育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高校严格落实公共艺术课程2学分的研修要求,支持高校打通校际课程互选平台,实现学生跨校选修美育课程,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美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
优化“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帮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加强各学段美育课程纵向衔接,实施“大中小美育一体化推进”。
北京市教委鼓励各区、各学校结合办学特色,为艺术人才培养与成才搭建平台。依托北京市少年宫建立市级艺术拔尖人才学院,探索艺术拔尖人才的长链条、贯通式培养机制。在全面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推动高校修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教师美育素养方面,北京市教委提出实施教师全员美育浸润,以美育赋能教师成长与队伍建设。将美育纳入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计划。各区、各中小学及幼儿园要面向全体教师每年举办至少1次美育专题培训,面向艺术教师每年举办至少1次专业培训,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增加美育素养相关内容,形成多层级、可选择、常态化的菜单式美育浸润培训机制。开展乡村美育师资培训,推动艺术类或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助力乡村教师提升美育素养。
根据规定,学校将结合学习艺术课程以及参与美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对学生开展多元评价。采用学生美育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式,将美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方案》提出具体目标:到2027年,本市大中小学美育课程体系逐步融通、衔接,美育多元评价体系初步形成。再用三到五年时间,推动构建五育融通、大中小幼相互衔接、校内外相互补充、家校社相互协同的美育新格局,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具有北京特点、符合首善标准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