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机组广播发出紧急医疗呼救和患者家属的焦急呼唤,我们从休假的放松状态中瞬间紧绷起来,安顿好孩子,马上去救人。”今年国庆假期前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的护士夫妇于浩、段金鑫在回乡的飞机上携手抢救了一名心脏骤停患者,于万米高空与时间竞速,为生命护航。“医”路同行,多年来,这对护士伉俪用坚守诠释“白衣天使”的使命担当与别样浪漫。
万米高空 夫妻携手抢救病患
“平时工作忙,我们已有两年未回大庆老家,今年能够在国庆假期间返乡休假,非常难得。”9月28日,于浩、段金鑫和家人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乘坐CZ6214航班飞往黑龙江大庆,踏上期待已久的旅程。上午10时50分,飞机机组广播突然发出紧急医疗呼救:一名男性乘客突发疾病,情况紧急,急需医护人员救助。听到呼救后,北京康复医院急救医学中心护士于浩立即起身赶往患病乘客旁边,并叮嘱妻子段金鑫照顾好不满1岁的儿子。同为医护人员的段金鑫出于本能,将儿子交给奶奶照看,立刻前去帮忙。患者是一名50岁左右的男性,已经失去了意识。在向同行的家属了解到该患者有冠心病病史、接受过心脏搭桥手术后,于浩迅速判断其发生了心脏骤停,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惊心动魄,但作为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地做出准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段金鑫是北京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一病区护士,平时负责给病人进行康复指导。按照心肺复苏的操作标准,首先要将患者立即转移到一个空旷的安全救助环境,让患者平躺,并为其宽衣解带。受限于座椅周围空间狭小,夫妻俩在机组人员帮助下将患者抬到了相对宽敞的机舱过道上。按照规范流程,于浩先进行30次胸外心脏按压,随后开放患者气道,借助勺子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紧接着进行了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之后,于浩持续按照按压/通气比30∶2的规范复苏流程进行心肺复苏,段金鑫在一旁密切关注患者的瞳孔、脉搏等状况。
当时飞机上的急救药品有限,段金鑫将肾上腺素注射液抽取到注射器里,协助于浩进行静脉注射。在飞机紧急降落前的1个多小时内,于浩一直坚持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飞机降落后,他连忙使用AED为患者进行电除颤。段金鑫帮助赶来的机场救护人员拆装担架、给氧,夫妇俩向救护人员详细交代了患者病情和既往病史,患者被迅速转运到附近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当夫妇俩返回机舱时,机组人员和同乘旅客纷纷鼓掌、点赞,向他们表达敬意和感谢。夫妇俩表示,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使命和担当。于浩笑言,回到家后,他自豪地对儿子说:“爸爸今天做了一件伟大的事。”
“医”路相伴
伉俪并肩共谱大爱
“万米高空救助患者为我们的国庆假期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守护生命,是我们医护人员应尽的职责。”于浩和段金鑫告诉记者,此前,他们还曾在北京开往河南的高铁上救助过一名心绞痛发作的女性患者,指导其用药,并协助乘务员安排患者就近下车转到医院就医。“媳妇比我更细心,很多时候无需多言,我们之间有种默契。”
“目前我们会轮流确保家中有一人照顾孩子。有时候他下夜班,我正好去上白班,两人两三天见不到面,但也会保持每天电话沟通。”段金鑫表示,由于夫妻俩同是护士,更能互相体谅和理解对方。未来,他们会兼顾好工作和生活,继续在医疗战线上并肩奋斗。
“救”在身边
呼吁公众掌握急救技能
北京康复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及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刘淑琴介绍,除出车等院前急救日常工作外,于浩还负责科室的技能培训,帮助分层级护士提升专业素养。“今年夏天,一名老年男性在八大处公园爬山时突发疾病倒在了草丛中。”刘淑琴回忆,急救人员赶到后就地为老人进行插管,并接上呼吸机辅助通气。用担架将老人搬抬下山的过程中,于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争分夺秒施救,体能和专业技能经受了很大考验。经过及时抢救,老人的病情出现了好转,被转运到综合性医院进一步治疗。
平时工作踏实、勤恳,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北京康复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治医师王明虎表示,于浩此次在万米高空救人是出于医德和患者至上的理念。根据《心肺复苏指南》,在医院外进行心肺复苏时,不要求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于浩能够在机舱内为患者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并持续单人实施心肺复苏1个多小时,让同事和医疗界的同行们感到十分敬佩。”
近年来,北京持续增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重点公共场所的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使用管理体系。于浩表示,从事院前急救工作7年来,他也切身感受到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有所提升。据悉,北京康复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平均每年开展公益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8至10次,走进企业、社区和校园,采取义诊、讲座等多种形式,助力提升本市社会急救能力。
□本报记者 宗晓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