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体育精神流淌在学生的身体中”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24年10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体育精神流淌在学生的身体中”
——记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八一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黄虹
 

长年累月在户外活动晒出的小麦色肌肤,身穿运动服,说话干脆利落……这就是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八一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黄虹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我国首位体育与健康学科国家级教学名师,年过五旬的她每天都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操场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带领学生玩转体育课,“让体育精神流淌在学生的身体中”。

受母亲感召选择了当体育教师

年幼的黄虹曾经特别容易生病,身为体育教师的母亲想到让孩子锻炼身体提高体质的办法,带着三岁的她去了当时的工作单位——通县体校。母亲在场地上忙碌,她就在一旁跟着练习。短短半年过去,她的身体就有了明显改观,继续练上一年,她几乎没再得过病,成为运动的直接受益者。

父亲是军人,长期不在家,从小跟着母亲长大的黄虹受其影响很深。专业院校出身的母亲教学水平过硬,20世纪70年代就为国家培养出中学生世界冠军,被大家尊称为“洪先生”。

“洪先生”从毕业第一天到退休前一天都在操场上工作,即使身患坐骨神经痛无法正常教学,也会跪在垫子上给学生上课,一言一行让黄虹耳濡目染地感悟到职业精神的内涵。学生家长对母亲说话的神态,至今都深深印在黄虹的心里,让她感觉到“做一个老师很美,做一名体育老师很受人尊重。”长大后,她自然地选择了和母亲一样的职业道路。

希望体育如阳光般温暖每个生命

北京市八一学校提出,全体教师要做具有“引路人素养”的大先生,倡导“体育是教育的生命线,体育运动是孩子最早的起跑线,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黄虹正是这个理念的践行者。

在35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黄虹强调体育要面向每个人,提出“让体育如阳光般温暖每个生命”的“阳光体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她喜欢跟学生在一起,看到学生因为她的教学而爱上体育,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她就感到特别的满足。

对于自己职业的意义,黄虹看得更高、更深,“体育老师跟医生一样,医生可以治病救人,我们也可以。如果孩子们将来走向社会,全都手无缚鸡之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别说保家卫国了,连自己小家都建不起来,这个责任谁来担?”说到这里,她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我们要把体育的理念和方法教给学生,让更多人认识到体育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对社会发展都非常有帮助。”

在学校,除了没干过后勤岗,其他所有岗位黄虹全干过,但教体育是她钟爱一生的事业。即使已经功成名就,她依然坚守一线教学岗位。她的周课时没有低过16节,前些年更是保持在20多节课,此外还要面对课间操、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等其他工作。

有人问她:“你一个女同志,这么大岁数了,难道要一辈子站在操场上吗?”“怎么不行?我妈妈就是这样干了一辈子!”她不假思索地回应。

作为体育教研组组长,黄虹带领学科团队着力打通学科建制,更好地突出学校的办学优势,构建了由“身心与气质”课程群和“军魂铸人”教育活动共同构成的体育育人体系,目标是“让体育精神奔淌在八一师生的身体里,伴随并影响一生”,为学生的品质人生奠基。

黄虹对体育教育的痴迷已经刻入骨子里。她在上下班的路上看见有孩子练跳绳时的动作不规范,会下意识地走过去指导,给孩子耐心讲解应该怎么拿绳,怎么蹦跳才能避免膝盖受伤……

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变革

除了教学激情以外,黄虹还具有一股韧劲,特别喜欢钻研体育学科,“吃透”教学目标。她常说:“体育教师对学科的理解既要有精神层面,也要有技能方面,任何时候自己的专业都不能丢。”

黄虹一方面立足课堂,持续构建体育学科优质课程体系;同时拓展教学空间,将传统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的多元融合数字驱动,推动体育课程变革。

“我教初中孩子,跟教高中孩子的方法不一样,教初三孩子跟教高三孩子也不一样。比如快速跑项目从一年级学到高三,但不同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不同。老师得讲究科学,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是都像运动员那么练法,孩子不全得吓跑了?”她打趣道。

“初中阶段的孩子对自己的体型很关注,学习柔韧性、爆发力强的动作,对生长有利,长期坚持可以帮助身体塑形……”给初中生上健美操课时,黄虹会和学生说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得到学生的认可后,她再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带着学生一起练习,他们就会很感兴趣,做起动作来特别卖力。

针对不同身体状态的学生,黄虹结合学校条件、学生特点和专长,利用新资源、新技术打造“多元体育”“融合体育”“数字体育”的新模式,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全面培养,帮助更多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黄虹爱动脑筋,喜欢创新,她用数字动画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新动作,用平板电脑拍下学生的锻炼状态,用腕表显示的卡路里消耗情况验证运动的有效性,用智能手环监测学生的运动心率……她的课堂充满科技含量,这样的体育课学生特别爱上。

“黄老师的教学理念非常先进,她带领同学们一起做体育运动,用很专业的体育技能跟我们沟通,还介绍了很多体育健康知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学生王晟煜说,黄虹让学生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了对体育学科的热爱,在她的调教下,自己已开始研究乒乓球的高难度动作了。

高中三年一直受教于黄虹的徐文洋学会了更认真地对待体育课,对自己的身体也更负责,“通过黄老师的指导,我的三步上篮如今能拿到满分了。”

多年来,黄虹利用课余时间撰写了近50万字教学笔记,出版专著《彩虹跑道》,主编4部体育教学参考用书,参编教学丛书10余部,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教科书编写工作,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她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体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首届“双十佳”体育教师,首批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2024年,她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扶持年轻人,把体育精神这面旗帜传承下去”

“我们的任务不是永远站在舞台中央,而是要把年轻人扶上来,把体育精神这面旗帜传承下去。”在学校的支持下,黄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教研组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近十年,她上的国家级、市级、 区级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超过50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黄虹还录制了60多节线上体育健康教学直播课,被称为“不要命”的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刘春艳表示,黄虹是一名有理想、有情怀、有修养、专业突出的体育老师,也是自己非常敬重的前辈。“黄老师日常工作十分繁忙,但面对学生她总是热情、温暖、耐心细致,她的课堂激情飞扬。她像一面旗帜一样,引领青年教师奋勇向前。”

前段时间,北京市特级教师协会颁发了“黄虹阳光体育研究室”牌匾,加上已承担的学校体育研究室和海淀区名师工作站体育学科组长职责,如今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干劲也更足了。如今,黄虹正谋划着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全市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她正计划再写一本教育专著。

“无体育,不青春”,年过五旬的黄虹,奔驰在体育教学的道路上,她的步伐依然年轻。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本报记者 任洁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