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报刊亭去留的话题已经争论多年,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今晚报》报道,日前,天津市南开区东马路东北角公交车站旁,老赵正在自己的报刊亭前整理着报纸,沉浸在自己的报刊世界里。比起赚钱,更让老赵开心的是,自己的小报刊亭已经打造成为一座社区周边的“微型图书馆”,也是居民读书看报的一个聚集地。
如今,老赵的报刊亭里,不仅有最新的报纸和杂志,还有饮料、零食等杂货,以及从老顾客手里收来的近500本旧书,供居民交换阅读。这个小报刊亭也在随着时代发展悄悄改变,但承载的人们阅读的传统和情怀没有变。
对新闻中的这种报刊亭的组合经营,很多人都不陌生。漫步京城,人们也会在地铁站、居民区、商场、公园旁,发现还有一些报刊亭。它们也是以报刊为主,兼顾零食饮料。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爱读纸质报刊的读者更加稀少。尽管如此,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中老年读者依然偏爱纸质的报刊阅读,他们觉得纸质版读起来踏实、舒服,所以,经常会到报亭买上一份。对于这些用不惯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报刊亭仍然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数据显示,全国邮政报刊亭总数由2010年的2.8万处下降到2022年的0.8万处,12年间下降了71%。其中,北京市仍拥有邮政报刊亭658处,比上年年末减少45处。全国其它大城市的报刊亭,最多的也就是数百个。北京目前的报刊亭数量在全国仍然位居前列。
此前,有媒体曾发起“你是否同意拆除报亭”的调查。据调查显示,70%认为报刊亭是传播文化、满足购买报刊需求的主要渠道,95%的网友反对拆除报亭。由此可见,对彻底拆除报刊亭,绝大多数读者都不愿意。这样既隔断了众多读者的阅读习惯,也让一座城市失去了曾经拥有的文化风景线,甚至可能湮没一段美好的文化记忆。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各个层级的政协委员,都多次提出建议,要求保留报刊亭并对报刊亭进行转型升级建设,以便适应当代读者文化需求。
从我国目前存续且经营较好的报刊亭来看,很多都实现了经营模式的创新,采取“传统报刊亭+多种服务+智能转型”的模式,增加了通信充值、代收水电气费、代收快递、票务销售、邮品销售、充电打气、代为指路等服务,有的还安装了LED显示屏,发布一些公共信息。
不久前,杭州首个“智能报刊亭”在武林广场亮相。它无需人值守,顾客通过微信、支付宝或投币的方式就能买到报纸和杂志;在广州街头,一批深红色的智能报刊亭也惊艳亮相,不仅可以自助售卖或借阅书报,还具有生活缴费、手机充电、共享雨具等便民服务功能,深受好评;在深圳,“种子邮局”报刊亭除了销售咖啡、果茶等饮品外,还提供信函收寄、明信片邮票销售等邮政普遍服务;在安徽马鞍山,报刊亭甚至成为网红打卡点,一身墨绿色新装构成马鞍山路边浪漫的色调。
可见,升级改造报刊亭,需要政府部门下大力气支持,也需要行业主管部门投入力量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尤其是要给报刊亭进行科技赋能、人才赋能、功能赋能。让改造后的报刊亭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这不但能拓展公共文化空间,还能为市民增加诸多便利服务。笔者还需要强调的是,报刊亭作为城市文脉的一部分,仍然需要加强建设,继续做好公共文化拓展工作,而不是简单地取缔关停。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