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鹿三岁时,杭州妈妈邓煜平就开始为孩子选购科普读物。今年,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她为孩子购买的科普类读物已经占到其课外阅读的30%。从载人航天到“天眼”远望,从超级计算机到人工智能……鹿鹿的科普阅读,折射出中国少儿科普阅读的发展轨迹,也映射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9月19日《光明日报》)
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此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发挥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加大科普资源供给。学校要加强科学教育,不断提升师生科学素质,积极组织并支持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创新发展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科普关系长远、影响未来,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是科普的重点人群,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青少年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为此面向青少年的科普不能囿于枯燥、流于俗套,要常做常新,不断增强新鲜感和吸引力,让更多青少年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从小树立科技报国的梦想和志向,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建设科技强国厚植人才根基。
□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