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秋,各式各样的月饼陆续摆上商家柜台。连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月饼开展专项抽检,全力保障中秋节食品安全。
在通州区东潞苑农贸市场的一家糕点销售摊位前,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向摊位负责人索要了近期月饼的进货台账及票据,检查每一款月饼的外包装,确保包装完好无损,生产日期、配料表、厂名厂址等标签标识信息清晰明确。
随后,执法人员随机抽取了五仁和咸蛋黄两种口味的月饼,和专业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一起进行封装留样。“此次抽检工作主要会对酸价、过氧化值、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指标等进行检测,以确保月饼的理化性质和添加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通州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市场科副科长熊志辉说:“检测完成后,我们会及时公布抽检结果,确保广大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除了对月饼本身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外,执法人员还密切关注着商家的销售行为。“月饼的包装层数不应超过三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国家标准要求,对月饼消费市场开展检查。除过度包装外,执法人员还对商品来源是否合法、是否进行明码标价等逐一进行了细致检查。平谷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一并科普了《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广大经营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观念。
《月饼质量通则》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近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老字号品牌——北京正隆斋全素食品有限公司,按照新标准进行检查。此外,现场提示经营者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好食品生产过程控制,不得使用回收月饼、过期馅料、非食品原料等生产加工月饼,不得虚假标注、虚假宣传。
为保障节日消费安全,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聚焦重点单位、重点场所、重点业态,严防不合格、不明渠道的商品流入消费市场。执法人员对锦绣大地等食品市场开展检查,对市场销售的月饼等节令性食品进行了专项抽检。截至目前,共抽检各类食品114批次,其中月饼13批次、肉制品49批次、蔬菜水果50批次、粮食加工品2批次。“一经发现不合格产品,将依法予以处理。”执法人员表示。
□本报记者 周美玉 文/摄